婆羅洲的自然資源,就像當地社群的超級市場,不同族群採集漁獵、以物易物,或者採用刀耕火種的農耕方式;都是就地取材、巧妙運用生活周遭的萬物,將鄰近森林與自身文化,交織成一幅幅的獨特丰采。
測試吹箭管的肯雅族(Kenyah)人 (砂拉越,馬來西亞)。
圖片來源:
https://wellcomecollection.org/works/wq66ctej
Licence: Public Domain Mark
Credit: Sarawak: a Kenyah worker testing the bore of a blowpipe. Photograph.
19世紀中葉,隨著東西方人群的漸次落腳,經濟貿易的浪潮亦湧入了婆羅洲,伴隨著跨洋商業活動的往來頻繁,改善了當地社群的經濟;但自然資源的過度採集、外來經濟作物的引入種植與逐現規模的伐木業,都將讓婆羅洲的自然環境與人的交互關係,撕開了漸行漸遠的篇章。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工業革命徹底地改變這個世界的運作模式,機械化與工業化的生產模式,使得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的橡膠、非洲的咖啡、南印度的胡椒,都在反映市場的需求下進入婆羅洲;全球貿易網絡的發展,更容易將產品流通到世界各地,婆羅洲當地如砂拉越的馬來人/族和依班族是最積極響應經濟作物種植的族群;不諱言地,當地族群的經濟狀況因此改善,有更多的消費能力,但文化與生活方式也逐步被改變。
四位肯雅族 (Kenyah)人從膠木樹(Palaquium gutta )樹幹收取杜仲膠 (gutta percha)。
圖片來源:https://wellcomecollection.org/works/w9uxetw4
Licence: Public Domain Mark
Credit: Sarawak: four Kayan people collecting gutta percha from a tree trunk. Photograph.
20世紀中葉,隨著經濟發展的需求與基礎建設的重視,以林木為主的自然資源,是變現求財的最佳來源;待森林資源枯竭後,林地改作為油棕田,出產用途廣泛的棕櫚油,更成為經濟發展的命脈,開發天然資源並追求最大化的經濟效益,最終演變成「人與自然的拔河戰」。
想一想,當我們擁有更好的賺錢機會,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水平,代價是犧牲周遭的森林與野生動物,我們會做什麼選擇?
傳統習慣保存(但是得生活在不進步開發的環境),或者進步開發 (但傳統領地與知識逐漸喪失)。
原始森林保存(但無法促進當地人的經濟),或者森林產品獲利(但森林的功能喪失) 。
自給自足(但無法促進當地人的經濟),或者強取豪奪(但生物、生態多樣性喪失)。
樂天知命(但無法促進當地人的經濟),或者生活無虞 (但地景破壞與環境汙染)。
這就是婆羅洲的人們正在面臨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