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學習

馬來熊插圖
海茄苳-文丹漁村-沈競辰

A:
策略一、調鹽性植物。如水筆仔–透過「耗費能量」的方式,海茄冬–採「集中管理」的方式,將鹽份從根部或從葉片的腺體排出。
策略二、續鹽性植物。如番杏科植物,從環境中吸收更多的鹽份,並保存在植物的液泡中。 

海茄苳 (Avicennia marina )  /  圖片來源:沈競辰 

泥炭層的泥炭沼澤林生態系插圖

A:擁有厚實泥炭層的泥炭沼澤林生態系,土壤中也儲藏大量的碳。 人為排水並進行農耕行為,造成儲藏在泥炭沼澤林生態系的二氧化碳,逐步被解除封印!

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插圖

A:其實不是,90%的植物根部都有真菌共生,形成菌根,可增進植物對於土壤水分與養分的獲取。而豆科植物會形成根瘤,裡面駐紮著根瘤細菌,固定空氣中的游離氮氣,供植物使用。反之,植物亦回饋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素或其他物質。在貧瘠的土壤上,只要同舟共濟,植物與這些微小的夥伴就是最佳拍檔。

根瘤
圖片來源:by Nefronus -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80370564

菌根

圖片來源:by Nefronus - Own work, CC BY-SA 4.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80931388 

地衣、蘚苔植物

A:苔蘚:無維管束、不開花的綠色植物,常生長在潮濕的環境,有葉狀、枝狀形態。 地衣:是藻類 (或藍綠菌) 與真菌共生的生物,有葉狀、枝狀、殼狀形態。 松蘿鳳梨:單子葉鳳梨科的綠色開花植物,原生地在美洲,並不生長在婆羅洲喔。

圖片來源:黃齡慧 

動物模式

紅毛猩猩

紅毛猩猩  / 人科 Hominidae  / Pongo pygmaeus

紅毛猩猩在馬來語稱為Orangutan,意思是「森林人」。
居住在樹上的紅毛猩猩,擁有強壯的臂力,會使用工具與建造複雜的巢穴。
飲食多元,喜歡樹葉、花朵、水果與昆蟲等,榴槤是牠們的珍饈。
現今婆羅洲的紅毛猩猩族群正面臨棲地的嚴重破壞與非法捕獵的威脅




圖片來源:沈競辰

犀鳥

犀鳥  / 犀鳥科 Bucerotidae  

婆羅洲島上具有一群體型巨大的犀鳥們,嘴喙上具有突出的頭盔。多數都是空心的,只有盔犀鳥是實心的構造,所以盔犀鳥的頭骨硬度足夠且便於雕刻,所以常常成為非法捕獵下的犧牲者,已是「嚴重瀕臨滅絕(Critically Endangered, CR)」的保育等級。但是原始棲地的消失和轉變成單一化的經濟作物種植,也是這群迷人的鳥類,正在面臨的另一項危機。

  • 斑犀鳥 (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 )
    圖片來源:黃祖錢 Wong Tzu Chien (Nelson)
天堂飛蛇

天堂飛蛇  / 黃頷蛇科 Colubridae  / Chrysopelea paradisi 

婆羅洲島上有一群厲害的「滑翔者」,透過滑翔穿梭於高聳的樹梢間,來面對熱帶森林中多樣複雜的森林層次。例如樹棲型的天堂飛蛇,透過壓縮肌肉將身體變得扁平,以彈射的方式在樹梢間穿梭。牠的滑翔技巧可媲美其他擁有寬大皮瓣、蹼足的滑翔動物們呢!

  • 照片來源:
    By Broobas -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21416836
    撰稿:蘇悅晴 / 蔡孟穎
馬來熊

馬來熊 / 熊科 Ursidae / Helarctos malayanus

馬來熊因胸口的U形斑紋,又稱太陽熊。食性多元的牠們,對於婆羅洲熱帶森林非常重要!除能控制昆蟲數量,又能透過排遺散播種子。同樣地,牠們也是厲害的爬樹高手,取食蜂巢的同時會產生樹洞可供其他動物使用。然而,棲地喪失、非法盜獵和圈養都是牠們目前正在面臨的生存威脅。




圖片來源:黃祖錢 Wong Tzu Chien (Nelson)
撰稿:蘇悅晴 / 蔡孟穎
婆羅洲矮象

婆羅洲矮象 / 象科 Elephantidae /
Elephas maximus borneensis

婆羅洲矮象雖然為亞洲象中體型最小的一個亞種,但成象對人類而言仍是龐然大物。行動隱密的婆羅洲矮象,以雌性個體為首,形成以家庭為單位的群體;喜歡生活在靠水源處,並以柔軟的植物莖葉嫩及果實為主食。但這群溫柔且脆弱的巨獸,現今亦飽受棲地喪失及盜獵的威脅。


  • 圖片來源:黃祖錢 Wong Tzu Chien (Nelson)
    撰稿:蘇悅晴 / 蔡孟穎
長鼻猴

長鼻猴 / 猴科 Cercopithecidae  / Nasalis larvatus

長鼻猴是婆羅洲特有的靈長目動物,雄猴擁有大而明顯的「大鼻子」;牠們的消化系統適宜長時間分解植物的纖維,而醣份含量過高的食物,則會對與長鼻猴的消化系統產生負擔、甚至有性命之憂。棲息地的過度開發,是長鼻猴目前面臨最大的生存威脅之一。


  • 圖片來源:蔡孟穎
    撰稿: 蘇悅晴 / 蔡孟穎

電子DM

天天都是地球日,一起環保愛地球。歡迎下載電子DM。

博物館剪影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協辦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農業部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屏東縣滿州鄉響林社區發展協會.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展示日期

2024.05.03 - 2024.11.15

展示地點

第一特展室與陽光過道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