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是地球的肺,也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但正面臨著過度開發與環境變遷的雙重威脅。藉此論壇,我們邀集國內外科普推廣、環境保育的從業者與研究者,暢談亞洲熱帶雨林的野性自然與多元人文,也從保育現場的視角與經驗深度剖析環境議題與解方,反思我們每個人能為環境永續與保育做些什麼。
2024.06.01—2024.06.02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四(紅)演講廳
時間 | 主題內容 | 地點 |
---|---|---|
09:00~09:20 | 報到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09:20~09:40 | 開幕及貴賓致詞(大合照)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Session 1:古往今來
主持人:荒野保護協會 沈競辰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
09:40~10:40 | 砂拉越雨林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砂拉越森林局顧問 蔡炳光 博士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10:40~11:40 | 北婆羅洲昆蟲記
熱血野趣Fun空間 黃仕傑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11:40-13:00 | 午餐及展場參觀 | 第一科學教室 第二科學教室 |
Session 2:自然驚奇(1)
主持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蔡孟穎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
13:00~14:00 | 從華萊士的那一條線談起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生物學組鄭明倫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14:00~15:00 | 舌尖上的婆羅洲—台灣餐桌上可見的婆羅洲植物
胖胖樹的熱帶雨林 王瑞閔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15:00~15:20 | 休息/茶敘 | 第一科學教室
第二科學教室 |
Session 3:自然驚奇(2)
主持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鄭明倫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
15:20-16:20 | 婆羅洲的食肉植物
荒野保護協會 沈競辰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16:20-17:20 | 婆羅洲的生物日常
台灣昆蟲同好會 林翰羽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17:20-17:30 | Q & A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砂拉越第一位本土植物學家,1971年以砂拉越少數的紅樹林深度研究取得博士學位,於1970年加入砂拉越森林局(Forest Department Sarawak)。
1993年開始,蔡博士就是國際熱帶木材組織ITTO 砂拉越企劃項目的主持人,即負責領導國際熱帶木材組織在砂拉越境內進行的雨林保育的各個項目,包括:烏魯艾旁邊的蘭札恩地貌野生動物保護區的保護區管理的提升、雨林管理和當地伊班社區的關係、成立砂拉越內陸的布倫島國家公園、布倫島國家公園管理和周圍本南族的關係,和今年剛開始的巴南河上游森林區的項目。
蔡博士目前已經退休,但仍持續為砂拉越森林企業和砂拉越森林局擔任顧問,同時也在負責砂拉越政府碳儲備的項目。
從小喜愛昆蟲動物,自學各種知識,深入台灣各地山林拍攝昆蟲與動植物,更踏足世界各大雨林植物,拍攝動植物生態照,出版超過十本自然科普書籍圖鑑,國小六年級課文『馬達加斯加出發!』作者,現為三立實境節目『上山下海過一夜』主持人,入圍第53屆金鐘獎最佳兒少節目主持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主任。
美國University of Kansas 生態暨演化生物學系博士畢業。
國中時立志成為昆蟲學家,終於如願以償。不過後來發現科學、生物、工作和人生都很好玩,所以就在自然探索過程中一路開展人間咫尺千山路。
植物科普作家、插畫家、熱帶雨林植物愛好者。
史上首位兩度獲得吳大猷科普著作獎金籤獎的作者,也曾獲得金鼎獎、Openbook好書獎等著作獎項。擅長以說故事的方式介紹各種植物與台灣歷史文化的關聯,還有台灣與世界各地的連結。
國立中興大學農學院園藝系造園組碩士畢業。
為荒野保護協會「崩落的野生物天堂-東馬婆羅洲熱帶雨林展」的主策展人。
參與過多項展覽與自然環境書籍的製作,如「台灣原生觀賞植物」系列及「發現台灣老樹」等。並長期投入臺灣的環境與鄉土調查研究。
從小就對蝴蝶情有獨鍾,在幼稚園時就因觀察了花鳳蝶幼蟲在柑橘上成長,在羽化成蝶後,就對蝴蝶產生了難以抹滅的好奇心。對於蝴蝶的好奇心,隨著成長也開始把好奇轉向了其它昆蟲與植物們,在命運的指引下順利進入了相關科系的大學,開始將純粹的興趣導向科學研究。在臺灣野外調查的經驗豐富,足跡遍布各個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區,也為了看到不同地理區系的生物相,開始將足跡跨向東南亞、澳洲、非洲與鄰近的中國與日本等地區,增加自己對不同地理區的觀察經驗。
時間 | 主題內容 | 地點 |
---|---|---|
09:00~09:20 | 報到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Session 4:保育與永續(1)
主持人:荒野保護協會 童瑞華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
09:20~10:20 | 婆羅洲的華人移民社會
砂拉越華人學術研究會 蔡集淞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10:20~11:20 | 守護大地之母紅樹林–十八丁社造十年
西馬十八丁社區 看見十八丁總策畫 莊白祺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11:20~12:20 | 東馬巴南河上游雨林永續管理的實踐
砂拉越雨林學校 校長 黃齡慧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12:20~13:30 | 午餐及展場參觀 | 第一科學教室 第二科學教室 |
Session 5:保育與永續(2)
主持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劉憶諄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
13:30~14:30 | 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與在地植物保育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森林生態組研究員董景生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14:30~15:30 | 馬來熊保育
婆羅洲馬來熊保育中心 黃修德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15:30~15:50 | 休息/茶敘 | 第一科學教室
第二科學教室 |
Session 6:保育與永續(3)
主持人:荒野保護協會 李騏廷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
15:50~16:50 | 荒野棲地經營管理實例
荒野保護協會荒野棲地守護部主任 謝祥彥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16:50~17:20 | 綜合討論
所有在場講師 | 國際會議廳紅廳 |
筆名蔡羽,媒體人兼文史作家。
過去十年在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撰冩地方文史專欄,並從事社區文化導覽,組織“古晉文化導覽團”,創辦“一起吃風”人文旅遊平台。著有《這裡》(2013,地方誌散文集)和《古晉老巴剎:歴史掌故與生活變遷》(2021,地方文史集)。
出生於檳城,在吉打居林小鎮長大。畢業於馬來亞大學經濟系,2005年前往香港科技大學深造取得社會學碩士。
2014年至今為「看見十八丁」社區藝術嘉年華總策劃與總協調。同時,也在雪蘭莪州創辦NGO 『綠芽幫』,是一個以大自然生態為基礎,守護在地的環境組織。2020年起開啟"綠芽幫親子團",透過三生教育:生命、生態 、生活的理念,「從一滴水開始」 為主要的課程。
身為一位「好玩、愛玩、陪玩」的斜桿媽媽、兼社區教育工作者,熱愛說故事與喜歡上山下海。除了推動當地社區經營,帶領親子團體進行戶外學習之旅,培育人對土地與自然的尊重與守護。
「看見十八丁」 社區的教育工作核心價值是培育當地的孩子、父母、居民,使他們愛護美麗的漁村,珍惜大自然、尊重每個生命、守護十八丁大地之母:紅樹林。
相關創作包括:2019年統籌出版第一本馬來西亞兒童皮影社群繪本《 老港是我家》以及2022年編策《看見十八丁社區人文旅遊地圖》(中英文版)。
砂拉越雨林學校校長
曾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任職大專院校英文講師,2015-2018年擔任砂拉越荒野保護協會主席,2015年參與成立雨林學校,擔任專職和自然教育導師至今。
臺大昆蟲所博士,現任職於林業試驗所森林生態組。
專長為造癭生物學、森林與植食性昆蟲學、民族植物學,並跨界植物園的經營管理與策展,並為國際入侵種生物資料庫的審查人,以蟲癭與一系列的民族植物書寫融獲金鼎獎、國家出版獎等獎項,第41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曾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現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董事。
馬來熊保育中心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
2006年開始,發起馬來熊的保育計畫,2008年於馬來西亞沙巴山打根創立「婆羅洲馬來熊保育中心」,募集超過700萬馬幣投入馬來熊的救援與保育工作。
長期投入馬來熊保育的工作,不僅獲得諸多國際肯定與多項重要獎項,包括2012年被選為全球40位領先野生動物英雄之一。2014年亦榮獲馬來西亞元首賜封準拿督勳銜。
荒野棲地守護部主任
荒野解說員、棲地志工
主責棲地經營管理、推廣生態調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