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綜複雜的婆羅洲

在婆羅洲,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形成一個錯綜複雜的網絡。

當觀察這個生物的當下,同時也在閱讀這些有趣的故事:捕食、相互利用、偽裝、滑翔…

錯綜複雜的婆羅洲icon

同夥的日子

生物間的夥伴關係,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充滿算計,有如天平兩端,隨時秤量著彼此獲取的利益。互信互利,讓關係穩定發展;單方獲利,卻帶著欺瞞下的不穩定性。

沙-松鼠-01-Nel

帶著訊息的使者 

距今1.4億年前,被子植物花與授粉者開啟了共演化關係。從婆羅洲高度多樣性的蘭科與薑科植物與授粉者身上,可看出相互淬鍊的巧妙。
兜蘭屬 (Paphiopedilum )具有特化為拖鞋狀的唇瓣,是一個迷你的牢籠;兜蘭屬花朵的氣味吸引著授粉者,當授粉者一頭栽進去又急於逃脫之際,授粉完成。這個過程卻常常沒有甜蜜的回饋!
有些薑科植物的雄蕊會特化成花瓣,吸引授粉者或者便於停棲。而有些雄雌蕊則會錯位移動,以避免自花授粉。
此外,許多流淌著花蜜的植物,吸引著鳥獸取食的同時,可協助授粉。

普氏松鼠 (Callosciurus prevostii )
圖片來源:黃祖錢 Wong Tzu Chien (Nelson) 

哺乳動物-沈競辰

野生動物的餐桌

植物種實的傳播,蘊含了不少精心設計。整顆被囫圇吞食的種實,經腸胃多重消化後,種子仍可被排出體外,找到發芽的時機,如漆樹科、楝科、桑科榕屬植物。桑科波羅蜜屬植物,果實成熟時,外裹甜度極高的花被,藉由動物覓食而傳播。芭蕉科、薑科開花則沒有特定的季節,採用資源最大利用與分散風險的策略。龍腦香科植物則是來場沒有預告,卻大量、同時間開花結果的種實盛宴,在飢腸轆轆的植食者飽餐一頓後,總是有漏網之魚,能夠長成未來的森林。


獼猴 (Macaca sp. )
圖片來源:沈競辰

水玉杯-隆拉浪-沈競辰

秘而不宣的搭檔

這群在森林底層神出鬼沒的真菌異營植物,陽光不是它們的生存來源,相反地,透過真菌來獲得營養所需;這樣單方面獲利的行為,可謂是大自然界的「詐騙集團」。
許多蘭花的種子非常微小,幾乎不帶有萌發的養分;因此種子萌發時,也會經過一段對真菌予取予求的時期。





水玉簪科 (Burmanniaceae)
圖片來源:沈競辰

矮蟻蕨_Lecanopteris pumila_蔡孟穎

歡迎光臨我的家

植物和螞蟻以各種方式合作,最多見的是類似房東與房客的關係。婆羅洲最知名的喜蟻植物是一群茜草科的附生植物,會形成膨大但內部中空的莖,且莖上具刺,在樹冠高處形成一個適合螞蟻居住的場所,而植物也可以從螞蟻巢中累積的有機碎屑獲取額外的養分來源。






矮蟻蕨 (Lecanopteris pumila )
圖片來源:蔡孟穎 

多樣境界

婆羅洲的熱帶雨林生物區系中,相互鑲嵌著八個主要生態系,鋪蓋並豐富著婆羅洲這塊土地。俗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不同生態系都各自擁有不同的難題,不能移動的植物,克服環境給予的難關,創造屬於他們的一片天地,而動物則善用環境,發展出許多特化的獨門絕技!

絞殺榕-丹濃谷Danum Valley-沈競辰

致命纏繞

陰暗的熱帶雨林內,附生植物借住大樹上,可與天空的光線更接近了一點。但有一類型的附生植物心思可沒那麼簡單!桑科榕屬的植物成長後,盤根錯節的氣生根將會將大樹緊密纏繞,最終,大樹成為無辜的犧牲者,而附生的榕屬植物,就順理成章地取代了原先的位置。

纏勒現象  /  圖片來源:沈競辰 

Rafflesia keithii_蔡孟穎

予取予求

陰暗幾乎伸手不見五指的雨林底部,除了積極捕捉光線的陰性植物之外,還有一群植物決定此生躺平不特別努力了,不如,從鄰居「借」如何?

大花草屬(Rafflesia )植物大概是婆羅洲雨林底層最獨特的寄生植物。並沒有根、莖、葉的結構,除了開花時,其他的時間都包埋寄生於葡萄科植物,而開花時,則開出巨大的花朵,這屬的植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花;巨大的花朵發出腐敗的味道,吸引食腐的蒼蠅來協助授粉。

凱氏大王花 (Rafflesia keithii )  /  圖片來源:蔡孟穎 

挖耳草-庫巴國家公園 -沈競辰

食蟲植物與
他們的快樂夥伴

生長在這個降雨量高,但土壤卻營養貧瘠的環境,食蟲植物們化被動為主動,發展出特殊的葉片,或妝點上動物們喜歡的顏色與波長;善用著黏捕、陷阱、吸入式等技巧,包裝成動物的甜蜜陷阱,請君入甕!
但是,婆羅洲上卻有一些食蟲植物,似乎與它們的動物夥伴們,發展了更耐人尋味的關係?

挖耳草 (Utricularia  sp.)  /  圖片來源:沈競辰 

original

蝙蝠旅館

赫姆斯利豬籠草 (Nepenthes hemsleyana)捕蟲瓶發展出讓哈氏彩蝠 (Kerivoula hardwickii ) 透過超音波聽聲辨位的構造。哈氏彩蝠就停棲在捕蟲瓶內,而植物則靠著收取蝙蝠的排泄物來獲取額外養分。




哈氏彩蝠 (Kerivoula hardwickii )
圖片來源:by batworker
(根據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的許可) 

沙-神山-树鼩

樹鼩公廁?

許多高地種的豬籠草可能都是樹鼩的廁所?
這些豬籠草籠口到籠蓋的距離與山地樹鼩 (Tupaia montana)的身長相符;籠蓋下緣會分泌糖蜜與氣味,讓山地樹鼩一邊吃飯並一邊上廁所呢!豬籠草靠著收取這些排泄物來獲取額外的養分。



 

樹鼩 (Tupaiidae)
圖片來源: 黃祖錢Wong Tzu Chien (Nelson)

豬籠草小雨蛙與蘋果豬籠草-庫巴國家公園-沈競辰

蛙蛙托兒所

蘋果豬籠草捕蟲籠的食肉性已經大大降低,體型迷你的豬籠草小雨蛙 (Microhyla borneensis),從產卵到成蛙,幾乎都與這些積水的捕蟲籠有關呢!




豬籠草小雨蛙 (Microhyla borneensis )
圖片來源:沈競辰

隱蔽與彰顯

生物物種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模仿:有些是將自身隱身於環境中;
有些則是相互仿效,無非是為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中,謀求生路。


角蟾 (Megophrys nasuta)  /  圖片來源:沈競辰

華萊士飛蛙

飛翔的”定義”?

婆羅洲熱帶雨林裡,大概擁有全世界最多樣的滑翔者 。滑翔與鳥類飛行不同,雖然無法振翅、產生推力,來改變運動的方向與高度 ,但滑翔動物特化了身上的皮膚、皮瓣、蹼足或扁平的身體等,可輕易的在林冠間穿梭,並減少上下攀爬所耗損的時間與能量。


婆羅洲飛鼯猴(Galeopterus borneanus)  /  圖片來源:沈競辰 

博物館剪影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協辦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農業部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屏東縣滿州鄉響林社區發展協會.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展示日期

2024.05.03 - 2024.11.15

展示地點

第一特展室與陽光過道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