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間的夥伴關係,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充滿算計,有如天平兩端,隨時秤量著彼此獲取的利益。互信互利,讓關係穩定發展;單方獲利,卻帶著欺瞞下的不穩定性。
婆羅洲的熱帶雨林生物區系中,相互鑲嵌著八個主要生態系,鋪蓋並豐富著婆羅洲這塊土地。俗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不同生態系都各自擁有不同的難題,不能移動的植物,克服環境給予的難關,創造屬於他們的一片天地,而動物則善用環境,發展出許多特化的獨門絕技!
陰暗的熱帶雨林內,附生植物借住大樹上,可與天空的光線更接近了一點。但有一類型的附生植物心思可沒那麼簡單!桑科榕屬的植物成長後,盤根錯節的氣生根將會將大樹緊密纏繞,最終,大樹成為無辜的犧牲者,而附生的榕屬植物,就順理成章地取代了原先的位置。
纏勒現象 / 圖片來源:沈競辰
陰暗幾乎伸手不見五指的雨林底部,除了積極捕捉光線的陰性植物之外,還有一群植物決定此生躺平不特別努力了,不如,從鄰居「借」如何?
大花草屬(Rafflesia )植物大概是婆羅洲雨林底層最獨特的寄生植物。並沒有根、莖、葉的結構,除了開花時,其他的時間都包埋寄生於葡萄科植物,而開花時,則開出巨大的花朵,這屬的植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花;巨大的花朵發出腐敗的味道,吸引食腐的蒼蠅來協助授粉。
凱氏大王花 (Rafflesia keithii ) / 圖片來源:蔡孟穎
生長在這個降雨量高,但土壤卻營養貧瘠的環境,食蟲植物們化被動為主動,發展出特殊的葉片,或妝點上動物們喜歡的顏色與波長;善用著黏捕、陷阱、吸入式等技巧,包裝成動物的甜蜜陷阱,請君入甕!
但是,婆羅洲上卻有一些食蟲植物,似乎與它們的動物夥伴們,發展了更耐人尋味的關係?
挖耳草 (Utricularia sp.) / 圖片來源:沈競辰
生物物種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模仿:有些是將自身隱身於環境中;
有些則是相互仿效,無非是為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中,謀求生路。
角蟾 (Megophrys nasuta) / 圖片來源:沈競辰
婆羅洲熱帶雨林裡,大概擁有全世界最多樣的滑翔者 。滑翔與鳥類飛行不同,雖然無法振翅、產生推力,來改變運動的方向與高度 ,但滑翔動物特化了身上的皮膚、皮瓣、蹼足或扁平的身體等,可輕易的在林冠間穿梭,並減少上下攀爬所耗損的時間與能量。
婆羅洲飛鼯猴(Galeopterus borneanus) / 圖片來源:沈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