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寶物

史前鍛鐵爐

十三行文化/鐵器時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


本件標本為北部十三行遺址出土,屬於十三行文化,也就是北部的鐵器時代,距今大約2000-400年前。

民國77年發掘調查時出土,是當時臺灣首次發現的史前煉鐵遺構。爐身構築在沙地上,以石塊堆疊而成,外敷泥土,上半部的爐體已滅失,但是下半部半圓狀的鍋體仍保存完整,一側有一石砌平台,因此也有說法認為具有鍛鐵功能。

  • 臧振華、劉益昌先生提供
鍛鐵爐_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

起火筒

阿美族/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典藏


本件標本標示為來自阿美族,年代不詳。臺灣原住民保有許多古老的生火智慧,起火筒就是其一。起火筒的功能,類似於武俠片中常聽到的「火摺子」,是一種點火裝置。其原理是將未滅的灰燼密封在筒狀裝置內,等打開蓋子,灰燼觸及空氣就會復燃成火苗。內部的灰燼,是以樹皮或緻密的纖維捲成筒狀,塞進一個短竹管中,將樹皮點火燒至碳化後熄滅、封住,即製成。

起火包_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典藏

燧發槍

法國/十九世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又稱火石槍,木頭和金屬製作而成。盛行於17至19世紀,其發明提高速度和準度,因而取代了火繩槍等槍械。燧發槍如其名,以燧石為打火石,敲打鐵火鐮來製造火花。事先將火藥放入火藥盒,擊打產生的火花引燃火藥,將膛管內彈丸擊發。

燧發槍_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陶油燈

班清文化/青銅時代/泰國


本件標本為本館典藏品,陶製的油燈,是臺灣很少見的考古標本。淺缽狀的器身,加上一側有一個類似流狀的突起。器身內部疑似沾附黑色碳化物,延伸至流狀部。考古學家推測其用法是,在淺盤內裝上油脂,再放入纖維捻成的線,線一頭擱放在流口上,待棉線吸飽油脂就可點燃使用。 

史前陶油燈

火德星君

漢人文化/臺灣


火德星君,作為道教五德星君之一,掌管火相關的事務,其值星為「熒惑星」,也就是火星。作為道教的火神被華人世界所崇拜,祭拜目的是為了避免火災。其化身有說法認為是上古傳說的炎帝、祝融,也被認為是回祿,民間則稱為火王爺。此尊神像為木製,紅髮紅鬚,面部表情瞠目皺眉、抿嘴,戴火冠、批金甲,姿態、表情威嚴。

民族_火德星君

玻璃頂戴

清代/國立清華大學典藏


這件標本出土自新竹後山公墓(雞卵面公墓)遺址,原應是清代官帽頂上的珠子。清代官帽頂上的珠子,依其品階不同,材質也不同,此應為六品官所有。只可惜出土位置無相應墓主可查明其來源及年代。材質為白色不透明的玻璃,底座鑲一金屬台。此種白色不透明玻璃,又稱涅白玻璃,常見做成鼻煙壺;據說是石英砂中添加了螢石,主成分為氟化鈣,可增加玻璃的乳濁感。 

玻璃頂戴_國立清華大學典藏
博物館剪影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協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庶古文創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兵庫縣考古博物館

展示地點:

第一特展室

展示時間:

2023.04.19 - 2024.02.25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