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典藏的第一具鬚鯨骨骼標本,訴說本館與擱淺鬚鯨初次相遇的故事: 這隻曾以大翅鯨之名被巡迴展示於國內外的鯨魚,任務完成後帶著傷痕回到蒐藏庫,直到2003年,牠才被重新鑑定為21世紀最神秘的新種鬚鯨-大村鯨。如圖:出現在花蓮外海的大村鯨。金磊拍攝。
布氏鯨的外型與分佈水域都大村鯨相似,2003年前,人們將這兩種鯨魚視為同種。 黃祥麟拍攝。
鯨吞式進食法,是(魚昷)鯨科動物共有的掠食方式。
古鯨類的演化里程碑代表(3千萬年前的廣泛分布物種,反映其海洋適應力)、型態演化上的中間型、龍王鯨科是最晚出現的古鯨類群之一,完全在水中生活且遍佈於全球各地。他們的牙齒仍維持著異齒形特徵、前臼齒與臼齒外緣有具鋸齒形的突起。但是迴異於早期的古鯨類,他們的鼻孔更往頭頂方向移動、頸椎更為扁短、前肢扁平如槳且後肢明顯退化縮小,顯示牠們更加適應水生環境。 Nobu Tamura繪 © N. Tamura
江豚是台灣最常見擱淺物種之一,分佈僅限於印太洋近岸水域和長江,牠們是國際保育焦點物種,也是本館長期典藏及研究的鯨豚物種,在CSI鯨豚擱淺研究區,將介紹牠們的擱淺分佈和自然史研究。 江豚是連江縣主要擱淺的物種,而連江縣將豚擱淺數量居台灣水域各縣市之冠。 簡毓群拍攝
簡毓群拍攝
白海豚居住在印太洋區的近岸水域,而分佈於台灣西岸的台灣亞種白海豚,已被IUCN列為極度瀕危等級,不僅是國內外矚目的保育焦點族群,也是本館多年參與研究與典藏的類群。第五主題展區是台灣中部河口生態模型區,是人們經常利用的近岸水域,這裡也是白海豚和眾多海洋生物的家。黃祥麟拍攝
當年紀漸長,白海豚的皮膚便由幼年期的灰黑色漸轉白色。 黃祥麟拍攝
黃祥麟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