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動畫

蟲起雲湧

在很久很久以前

您正站在5.18億年前生活在淺海泥灘地動物的化石前。牠們是地球上最古老但又相對複雜的動物類群,幾乎所有現生動物門的祖先都在此間出現,被總稱為澄江或帽天山頁岩生物群,得名自其雲南的產地。

帽天山頁岩與加拿大的伯吉斯頁岩齊名,是寒武紀少數的特異化石保存庫,但前者早了一千萬年。兩者都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化石,甚至一般難以石化的軟組織。突如其來的泥流瞬間將這些動物掩埋而未被啃食分解,因而完整保留了動物們生前最後的模樣,甚至能用新科技研究牠們的內部器官。

這群古老的動物離第一隻恐龍的出現約2.8億年,相較於最後一隻非鳥恐龍消失離人類的0.66億年要久遠數倍。牠們的子孫經過億萬年的蛻變興衰,尋找生命的出路,成就了五億多年來波瀾壯闊的演化史。

蟲起雲湧配圖

與龍共舞

昆蟲在三億多年前現身,經歷二疊紀末、三疊紀末、白堊紀末三次大滅絕而不滅。牠們是最早進入天空的動物,曾經盤踞石炭紀巨大的木賊森林,在中生代與恐龍共舞,並在人類世的殺蟲劑威脅下繼續繁衍。

這並不是說昆蟲是長興而無敵的。慘烈的二疊紀末大滅絕也曾導致一些目級昆蟲的消失。化石紀錄也顯示各個類群都曾有過鼎盛時期。例如脈翅目是侏羅紀和白堊紀常見的昆蟲,但時至今日已褪去風華,授粉的角色也失去舞台。

牆面展示的是巴西克雷托層的昆蟲化石,距今約1.13億年。當地是早白堊世重要的特異化石保存庫,出土許多脊椎與無脊椎動物,特別是昆蟲。依據化石和沉積跡證重建的古環境,顯示當地是內陸的湖泊濕地,蜉蝣、蜻蜓、豆娘、水生半翅目等化石相當豐富。

蟲起雲湧配圖
博物館剪影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協辦單位

化石先生·財團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遠雄海洋公園

展示地點

第四特展室

展示時間

2023.06.30-2024.04.28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