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動畫

延伸學習

在海之濱–古生物的奇幻世界
在海之濱–古生物的奇幻世界

文:張鈞翔 / 圖: 黃姿菁

一場化石的饗宴,就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四特展室,「在海之濱—古生物的奇幻世界」特展,內容包括「漫漫演化路」、「植物搶灘」、「蟲起雲湧」、「古海洋花園」、「頭足崢嶸」、「群魚游舞」、「軍備競賽」,帶領您體驗生命演化的奇幻奧妙.....

科博做伙講EP13

在海之濱特展的
同業合作與異業結盟

本集除了傳授樂遊科博館的實質優惠之外,並加碼分享在海之濱特展的同業合作與異業結盟,讓我們聽張博士細細說來。

06:50 個人專屬恐龍卡暢遊科博館
09:20 教育部五大館所聯合舉辦臺灣科學節
11:45 在海之濱特展與屏東海生館的同業合作
17:15 林旺與馬蘭站起來,透過骨骼說故事
20:47 奇蹄、偶蹄與食肉動物的生存之道
22:20 傳說中的美人魚-海牛現身科博館
30:00 與遠雄海洋公園的異業結盟 

收聽平台

Spotify

SoundOn 

◆ Google

KK Box

張鈞翔博士

Q&A

昆蟲在三億多年前現身,經歷二疊紀末、三疊紀末、白堊紀末三次大滅絕而不滅。牠們是最早進入天空的動物,曾經盤踞石炭紀巨大的木賊森林,在中生代與恐龍共舞,並在人類世的殺蟲劑威脅下繼續繁衍。

澄江或帽天山頁岩生物群是生活在5.18億年前的淺海泥灘地動物的化石群,包含了地球上最古老且相對複雜的動物類群,其中幾乎所有現生動物門的祖先都在此時期出現。

澄江或帽天山頁岩生物群距離第一隻恐龍的出現約有2.8億年的時間差。相較於最後一隻非鳥恐龍消失離人類的時間差約為0.66億年,澄江或帽天山頁岩生物群的存在要久遠數倍。這群古老動物的子孫經過億萬年的演化,成就了五億多年來波瀾壯闊的生命演化史。

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將光能轉換成化學能,藉此合成有機物質並釋放氧氣。藍綠菌、藻類和陸域植物等綠色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累積能量並供應給地球上其他生物。這些生物透過食物鏈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質進一步轉化為能量,維持其生命活動,形成生態平衡。

藍綠菌透過內吞作用逐漸轉變為葉綠體,與其他生物共生,形成藻類的祖先。在這共生關係中,藍綠菌提供光合作用能力,利用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並合成有機物質。而其他生物則提供保護和營養供應的環境,這樣的共生關係有助於藍綠菌進一步演化成葉綠體,成為藻類的祖先。

鯨豚與海牛是經過漫長的演化適應,成為完全水生的哺乳類群。牠們演化出適應水中生活的特殊結構和生理機能,包括流線型身體、鰭狀肢體、水下呼吸系統等。這些特徵使牠們能夠在水中自如地游泳、覓食和生活,成為海洋生態系統中獨特的哺乳動物。

博物館剪影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協辦單位

化石先生·財團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遠雄海洋公園

展示地點

第四特展室

展示時間

2023.06.30-2024.04.28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