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頁首
台灣 臺灣野豬 臺灣水鹿 白面鼯鼠 臺灣野山羊 黃喉貂 黑熊 山羌 石虎 野兔 穿山甲 食蟹檬 白鼻心 獼猴 鼬獾
臺灣哺乳動物雙語展示暨科普活動

活動宗旨

國家發展委員會為推進「2030雙語政策」,創造雙語環境,從日常生活中提升國人雙語能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配合該政策推出「2022 地球生命故事-臺灣哺乳動物雙語展示暨科普活動」,透過「張牙舞爪」特展、「強韌我們的地球」雙語系列科普活動作為雙語學習推廣場域。

同時,建構線上雙語展示與雙語數位互動學習,營造虛實融合的雙語學習體驗空間;藉由雙語推廣人才培訓,建立雙語人才培育模式,創造雙語友善之學習環境。

張牙舞爪特展

張牙舞爪

哺乳動物牙齒與足爪特展

藉由布農族巡山員爺爺帶領孫女小莉到大自然中觀察認識不同哺乳動物,並透過食痕、足跡等介紹不同的牙齒型態與四肢的關係來闡明動物的食性及覓食方式,進而讓民眾親近大自然並呼籲大家重視生態環境對於動物生存的重要性。

了解更多

動物的牙齒密碼

標本探索活動

本活動從認識我們自身的牙齒到探索數件「神秘」的動物頭骨,藉由觀察牙齒的特徵、排列與數量,建構牙齒與食性的關係,再透過比對不同動物的齒式,找出頭骨的真實身分。

了解更多

伶牙俐齒

認識哺乳動物的牙齒

牙齒除了將食物切割及研磨,提高分解與吸收外,在生物研究上也是個重要的線索。哺乳類動物依照食性可分為肉食性、草食性與雜食性,其發達與特化的部分也有所不同。本演示活動藉由圖片與標本帶領觀眾認識各種哺乳動物的牙齒型態。

了解更多

里山 石虎的家園

臺灣石虎又稱為豹貓、山貓,是臺灣僅存的野生貓科動物,為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本活動介紹臺灣石虎的特徵及行為,了解其棲息環境、與其他生物的互動關係,以遊戲的方式認識臺灣淺山地帶的生物及環境,藉此架構生態系中食物鏈及食物網之概念,進一步連結「里山倡議」核心理念,理解人類與自然環境的交互影響,進而關注生態保育相關環境議題。

了解更多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立科學博物館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