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
歷史時期之前葫蘆即被真實發現於考古遺址中,也曾被大量傳誦,存在於中國與許多少數族群的傳話故事裡。尤為著者即是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遺址和中國創世神話裡最重要的男女主角:伏羲、女媧。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文化特徵帶有濃厚的江南地域特色,特別是水稻農業的經濟活動。行政上屬於浙江省,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東部,四明山區北麓與慈溪南部山地之間的峽港型海積平原。遺址面積約有四萬平方公尺,分有四個文化層: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5,6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000年,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年。在眾多植物遺留的部分,除人工栽培的稻穀之外,尚有採集橡子、菱角、酸棗、薏仁、葫蘆等食用植物,葫蘆則是屬於人工栽培植物之一。此遺址出土的葫蘆種子和部分葫蘆皮,是屬於第一文化層,因此可知葫蘆存在於中國至少距今約5,000年前。
另外,在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墨西哥瓦哈卡州特拉科盧拉山谷的史前人類生活的洞穴中,發現10,000多年前的葫蘆種子,被認為是美洲大陸最早進行植物栽培的證據。可知葫蘆與人類的關係非常久遠。
神話傳說
中國創世神話中,最為人耳熟能詳的就屬盤古開天,與伏羲、女媧的故事。袁珂在《中國神話通論》中指出伏羲即為盤古,而從文字學來看,「盤」字有開端的意思,「古」則是葫蘆。盤古開天,其實是伏羲與炎帝、蚩尤等部落在黃帝部落興起後,從黃河流域遷徙到南方後所演變而來的。除此之外,聞一多也在《伏羲考》中認為人類始祖的伏羲、女媧是葫蘆的化身。伏羲又有宓羲、庖犧、包犧、犧皇、皇犧、太昊等,其中庖、包與葫蘆別名匏相同,故有伏羲為葫蘆化身之說。女媧之媧與古音的瓜相同,導致女媧也有此說。但也可能與葫蘆多子,延伸為多子多孫之寓意有關,使得中國在人類始祖的想像上,產生葫蘆化身的連結。
與葫蘆相關的神話隨著人類遷徙,又在中國各地蔓延開來,特別是中國西南方地區的少數民族。葫蘆神話除為人類始祖化身之外,也有許多與葫蘆的功能性有關。例如廣西瑤族的民間神話故事中提到:洪水氾濫時,因伏羲女媧躲進葫蘆裡而得以生存。類似這樣的故事至少存在於苗族、傣族、白族、彝族、納西族、景頗族、布依族等,多與洪水神話有關。另外一類是直接由葫蘆生人的故事,包含傣族、佤族、基諾族、拉祜族、布朗族等。葫蘆也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祖靈信仰的對象,對於葫蘆的崇拜,起因於葫蘆與人類始祖起源相關,象徵為伏羲與女媧兩位男女祖先,尤以彝族為甚,除有神龕上的靈位象徵,也會將葫蘆掛於胸前,以示敬意。
因此可知葫蘆在人類生活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並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史籍記載
葫蘆出現在中國諸多古籍,可以反映出葫蘆在人類生活的一些面相,也清楚點出葫蘆品種自古有異。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出現了幾種名稱,例如《邶風‧苦葉》:「匏有苦葉,濟有深涉。…」《豳風‧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小雅‧瓠葉》:「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廬,疆埸有瓜。」可知葫蘆又稱瓠、匏、壺與廬等。
又如《埤雅》有云:「長而瘦上曰瓠,短頭大腹約匏。」《本草綱目》:「古人壺、瓠、匏三名皆可通稱,初無分別。而後世以長如越瓜,首尾如一者為瓠,瓠之一頭有腹,長柄者為懸瓠;無柄而圓大型扁者為匏;匏之短柄大腹者為壺;壺之細腰者為蒲蘆。」可知上述幾種名稱與葫蘆外型有關,外型又與品種相關,因此才會衍伸出多種名稱。不過後世古籍中也有一些名稱,是取其諧音。例如蒲蘆與蒲魯、壺蘆與葫蘆等。
可知葫蘆自古即有因品種差異而有不同稱呼,也可說是人類生活裡重要的日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