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肥燕瘦百變身-葫蘆的品種
不同的品種葫蘆,其果實形狀有很大差異,可分為七大類:
1.長扁蒲(瓠):果實呈長圓筒形,似牛腿,又稱牛腿蒲,果皮顏色有淡綠色與青色虎斑之分,果實與種子的大小都有明顯的不同。
2.水壺蒲(匏):果實下部圓大,近於圓球形,近果梗部分突出呈西洋梨型,果皮顏色有淡綠色與青色虎斑之分。嫩果可食或製造蒲脯,老熟果曬乾後,對半剖開可做為水瓢使用。
3.球形蒲:果實橫徑大於縱徑,幾近於圓形,嫩果可食,老熟果則可做為容器。
4.葫蘆蒲:果實下部大,上部較小,腰部纖細,形狀與大小視品種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通常分為大、小葫蘆,大葫蘆可做鮮食用, 而小葫蘆純為觀賞。果皮一般為淡綠色,嫩果果肉柔嫩,老熟果則可做盛水、酒的容器。
5.杓子蒲:屬於長柄匏類,果實柄部細長,下部膨大成橢圓形,柄長超過匏身長數倍,柄長粗細與匏身長有相當大的變異。
6.疣癭蒲:果實表面有疣狀凸起,形狀幾近於球形蒲。
7.海豚蒲(天鵝蒲):果皮顏色為深綠色,表皮有明顯網狀突起,具有果柄,下部膨大,形狀類似天鵝。
軟硬兼施展潛力-葫蘆的分類
葫蘆科,或稱為瓜科,包括約120個屬及800餘種,主要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大多數為藤蔓,運用特化的莖變形而成的卷鬚,以纏繞及轉變為彈簧狀構造的方式,拉近植株與支持物的距離,而攀援生長;包括許多重要的食用作物,例如南瓜、冬瓜、絲瓜、胡瓜、西瓜、哈密瓜、苦瓜、葫蘆,大多是水分含量高的漿果或肉質蒴果。除了可以吃以外,絲瓜老熟的果實纖維,可做洗滌用的傳統菜瓜布。成熟葫蘆質輕堅硬木質化的果實,為此植物家族的「硬漢」,使其成為獨特的「容器作物」,被運用於製作成不同功能的容器、樂器或在水中提供浮力的工具;果實在海中飄流七個月,種子仍能發具有活性,此類似海飄植物果實的特性,有助於其以洋流遠距離傳播。
葫蘆學名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ey,Lagenaria源自拉丁文lagena,意思是燒瓶或酒瓶;siceraria源自希臘文sikera,意思是烈酒,其命名即結合其外型及功能;這和中國古代與葫蘆通用的壺,在象形造字上,有異曲同功之妙。我們常食用的葫蘆科蔬果中,冬瓜與葫蘆親緣最接近,歸類於冬瓜族(Benincaseae)。葫蘆全株被柔毛,莖五稜形;花白色,雌、雄異花,生長於同一植株,於傍晚開花,由夜行性的蛾傳粉。
奇幻旅程跨洲行-葫蘆的馴化與跨洲
人類馴化栽培葫蘆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在8,000~9,000年前已在中國、日本及美洲考古遺址發現葫蘆,為人類最早馴化的作物之一。野生葫蘆原生於非洲,再藉由人類的遷移或是洋流而散佈至亞洲、美洲,進而擴展至大洋洲。不同於大多數的植物被馴化是作為糧食,葫蘆木質化的果實,自然塑形成酒瓶狀、質地輕巧、可塑性高及不透水的特性,使葫蘆做為容器的使用,早於陶器及青銅器時代,並輕易地融入於不同的文化中,再以多種樣貌重新展現。
由形態特徵及遺傳的差異,目前栽培的葫蘆分為非洲及亞洲兩個亞種:Lagenaria siceraria ssp. siceraria 及 L. siceraria ssp. asiatica,推測分別自於4,000年前在非洲及10,000前在亞洲馴化而來。非洲亞種主要分佈於非洲及美洲,亞洲亞種主要分佈於亞洲及大洋洲。近年來,藉由葫蘆古DNA的研究,使我們可以更清楚地推論其複雜的傳播歷史。美洲在8,000~9,000年前發現的葫蘆,是屬於亞洲亞種,可能是由白令海峽形成路橋時傳播過去;而歷史上,應還有重複的傳入歷史,使現今的美洲的葫蘆主要屬於非洲亞種,可能是藉由洋流或是至十四世紀後由西班牙人傳入,使其從非洲再度登上新大陸。大洋洲的大部份區域葫蘆是亞洲亞種,這符合南島語族的擴張版圖;但東太平洋的島嶼上的葫蘆是由美洲傳播而來的非洲亞種,在紐西蘭還發現有兩亞種的雜交的證據。
葫蘆藉由與人類的結盟,突破地理的障礙,早在數千年前,開創了奇幻旅程,成為廣佈世界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