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展品

小鳥剪影
青背山雀

非法貿易對青背山雀造成了潛藏的生存威脅。中國的分布地域非常廣泛,屬於稀有種卻尚未被列入保護動物目錄,非法鳥類貿易的威脅逐漸擴大。臺灣特有亞種P. m. insperatus雖無非法貿易威脅,但族群數量明顯下滑,屬於第三級其他應予保育類物種。


                                                   曾孝濂 繪

灰孔雀雉

雉乎?孔雀乎?1747年,中國的灰孔雀「雉」圖像登上英國《罕見鳥類的自然史》(A Natural History of Uncommon Birds)一書,因尾羽密布紫綠色眼斑,似孔雀尾屏而得名。1758年,林奈改置為孔雀屬(Pavo),直到1807年又回歸雉鳥,種小名bicalcaratum意指腳上有「一對距」。

                                                   曾孝濂 繪

灰孔雀雉
白頭鵯

全球氣候變遷對鳥類族群擴張的影響近年來受到密切的關注。白頭鵯也叫白頭翁,原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以南的廣大地區,十年前被發現快速北擴,已經到達東北瀋陽地區。臺灣的白頭翁是特有亞種P. s. formosae,與臺灣特有種烏頭翁(P. taivanus)的雜交帶也發現變化。

                                                   陳子胄 繪

亞洲綬帶
白斑紫嘯鶇

紫嘯鶇是令人一見難忘的中小型鳥類。牠們通身黑紫,羽毛具金屬光澤,甚或反射紫外線,光彩奪目。個性緊張、害羞,邂逅時立即飛離。分類學上曾誤歸為「鶇科」(Turidae),現依其DNA證據改隸「鶲科」(Muscicapidae)。宜更名為「紫嘯鶲」。

                                                   曾孝濂 繪

白斑紫嘯鶇
白鶺鴒

Motacilla原意「擺動尾部」。《臺灣府志》:「鶺鴒,水鳥,足細尾長,背青灰色,腹下白,頸上黑,如連錢,行則搖,飛則鳴。」充分描述白鶺鴒的形態與行為。白鶺鴒分布廣,亞種眾多,府志所載的是白面亞種M. a. leucopsis。畫中所繪為中國西南亞種M. a. alboides

                                                   曾孝濂 繪

亞洲綬帶
亞洲綬帶

綬帶,繫印信或胸章的絲帶。唐玄宗〈千秋節賜群臣鏡〉詩:「更銜長綬帶,留意感人深。」綬帶鳥因其長尾而得名。鳴叫時,羽冠聳立,鳴聲激昂,音似“ji-ji-hui,ji-kak,gui-hu-hui”,在日人耳裡如日語之「月、日、星」,故日名「三光鳥」。

                                                   曾孝濂 繪

亞洲綬帶
黑翅鳶

跨越海峽的新住民是臺灣給黑翅鳶的稱號。屬兩岸共同保育的動物。2001年於雲林首度發現繁殖紀錄,目前全臺低地平原已經常可見。尚未知黑翅鳶究竟從何來臺,但由華南過海而來並非難事。族群增長快速,或許與「剛好補上臺灣平原猛禽的空缺」有關。

                                                   曾孝濂 繪

亞洲綬帶
紅腹錦雞

美麗的雄雉在性擇中得利,而雌雉則多為斑駁黯淡的褐色,鮮明的雌雄雙型性,意味著兩性在繁殖過程中有不同的角色和習性。而紅腹錦雞則因光彩奪目而步入中國二級保護物種的名單中。

                                                   曾孝濂 繪

亞洲綬帶
黑枕黃鸝

「黃鶯出谷」是過去用以形容人的歌聲悅耳動聽,未料在現今臺灣,已罕聞此一形容詞了。黃鶯即黑枕黃鸝,在中國大陸族羣尚穩,夏季繁殖期間在低山和平原地區的樹林中常聞其鳴,鳴聲清脆婉轉,能變換腔調和模仿其他鳥的鳴叫。臺灣列之為二級保育鳥類。

                                                   盧濟珍 繪

亞洲綬帶
水雉

一妻多夫,雌大雄小、雌比雄艷、由雄鳥孵蛋育雛的水雉,分布於亞熱帶至熱帶季風亞洲,包括華南、南亞、東南亞、臺灣與菲律賓,冬季往南遷徙度冬。在中國分布範圍漸縮,部分地區零星出現,屬二級保護動物。臺灣族群在瀕危中復育有成,足堪典範。

                                                   盧濟珍 繪

亞洲綬帶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剪影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展覽地點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松鶴館

展覽時間

2024.03.28 - 2025.08.31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共同主辦

財團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 / 浙江自然博物院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