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平原地區人口密集,各項建設越來越密集,野生動物只能退避到城市邊緣殘存的自然綠地生存,像是高速公路旁、堤防外的河岸,以及鄉間的淺山丘陵綠地。
天然的草原、樹林、河岸等天然環境常被誤認為無用荒地而遭到大量清除與開發,淺山丘陵大部分是私有土地,無法直接劃設保護區,令野生動物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
1.鄉間道路拓寬增加棲地干擾,大幅增加動物的路殺機會。
2.私有山坡地不斷開發,讓野生動物棲息地快速消失。
以魚類到猛禽為例,若海水中DDT(農藥)濃度只有0.00005ppm,被藻類吸收後含量升高為0.04ppm,小魚吃藻類,大魚吃小魚,結果大魚體內DDT比海水高出1至6萬倍,猛禽再吃大魚,猛禽體內DDT可達8萬倍之高,便會產生急性中毒徵狀或死亡。
農田噴藥中(圖1,吳銘攝);鳥類誤食毒餌穀粒中毒死亡(圖2、3,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除草劑的大量施用(圖4,特生中心提供;圖5,李璟泓攝)
遭受獸鋏夾傷致死的的石虎(陳美汀攝)
中獸鋏送醫救治的棕蓑貓(圖片出處:雲林縣政府官網)
自然溪流原始樣貌
溪流整治工程
溪流成為排水溝的近況
吳沛城攝
蘇隆冠攝
山羌遭狗咬傷急救中(劉珮珊攝)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
穿山甲遭狗咬爛尾巴(鄭琪叡攝) /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
根據近期的追蹤研究,發現許多路殺死亡的石虎都感染了來自於狗與貓的「犬小病毒」,遭感染石虎的路殺機會多於健康石虎25倍,獸醫懷疑石虎很可能經由接觸犬貓糞便後感染得病身體不適才頻遭車禍。感染此病毒症狀為發燒,無食慾,以及嘔吐、拉肚子、血便等急性腸胃症狀。
圖說:獸醫們解剖檢查車禍死亡(路殺)石虎(陳彥君攝)
展示地點
第三特展室
展示時間
2018.12.26
V
2019.10.13
定時導覽
10:00、13:00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