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家 之 路          

場臺灣首度野生幼熊的照養與野放訓練計畫於是開始啟動!黑鷹直升機載運小熊到位於烏石坑的特有生物中心低海拔試驗站,南安小熊展開為期九個多月在人間“上學”的日子。小熊必須學會在野外獨立謀生的技能,包含熟悉自然環境、學習哪些食物能吃該吃、哪些不該不可吃、如何覓食和獵捕,恢復自然野性。更重要的是必須知道自然世界與人類的險惡!訓練的過程中,以賞罰的制約手段來促進其學習趨吉避凶,例如氣味劑或蜂蜜能吸引熊前來,可作為趨的引子;相反地,如胡椒噴罐、鞭炮、電擊等,則能讓小熊迅速學會哪些是必須避開的,例如人類的食物、鋼鐵製的陷阱等。在訓練過程中,南安小熊卻與被用來獵食技巧的母雞-「熊麻雞」結為好朋友!

照片提供:臺灣黑熊保育協會

小熊野放時程規劃 

母熊遲遲未出現,小熊的健康又每況愈下,考量牠尚小無法獨力生活,因此不得不人為介入,先收容照養小熊,恢復健康,之後再觀察訓練,最終以野放為目標。小熊先緊急安置在花蓮玉里的林務局苗圃,後來轉移至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位於南投烏石坑的低海拔試驗站,展開九個月在人間”上學” 的日子。期間被取名「妹仔」,或是布農語的「Buni 」(健康、美麗之意)。

1.確定收容小熊

約4月齡

2.小熊照養及行為適應

約5月~8月齡期間

3.觀察及記錄小熊
  行為統整數據及評估

4.野放前森林適應期

9月齡之後

5.於鄰近地點做野放與
臺灣黑熊相關保育宣導

6.野放及野放後追蹤

預估為1~2歲齡

未來.........

小熊回家大事記

這只是一隻小小熊而已,但小熊回家是集結了多少人的祝福以及單位的努力呀!從民間的群眾集資到野果募集、無數的集氣祝福和資訊分享,以及跨部會的協調和合作… … 牠,無異是山神送給臺灣人的禮物。   
- 黃美秀 -

2018.07.24

營養不良、健康不佳的 失親小熊被緊急救援,
暫時安置在花蓮玉里的林務局苗圃。

圖說:剛被收容時的小熊只有4.4公斤而已,估計2-3月大

照片提供:臺灣黑熊保育協會

2018.08.08

小熊轉移至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在臺中烏石坑的低海拔試驗站,接受照護及訓練。

圖說:小熊剛抵達烏石坑試驗站 
照片提供:臺灣黑熊保育協會

2018.09

臺灣黑熊保育協會發起「小熊野果募集計畫」,並號召民眾提供各類天然食物。

圖說:民眾捐贈的整箱蔬果
照片提供:臺灣黑熊保育協會

2018.10.23

確認小熊完全恢復健康,身體狀況良好。

圖說:專業獸醫團隊(臺北市立動物園)
為小熊健檢 

照片提供:臺灣黑熊保育協會

2018.11.05

臺灣黑熊保育協會發起「讓小熊回家」集資計畫,募資用於小熊的照養醫療與野訓。

圖說:集資用於小熊的照養和訓練 
照片提供:臺灣黑熊保育協會

2018.12.06

小熊移至森林野訓場。

圖說:小熊轉移至森林野訓場,猶如野地森林,如魚得水 

照片提供:臺灣黑熊保育協會

2019.04.23

林務局(主管單位)召開記者會,宣布小熊野訓結束,即將野放回家。

圖說:記者會宣布將野放小熊
照片提供:林務局

2019.04.30

直升機載送小熊,由臺中的特生烏石坑試驗站運往花蓮山區野放。

圖說:空警總隊直身機將Buni載至野放山區 
照片提供:臺灣黑熊保育協會

2019.05.01

首度接收到Buni野放後的GPS訊號。

圖說:Buni雙耳都帶有耳標 
照片提供:臺灣黑熊保育協會

2019.06.29

森林峭壁上尋獲脫落的項圈,不見Buni,從此完全擺脫人的”監視”。

圖說:脫落的項圈
照片提供:臺灣黑熊保育協會

國 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展示地點
陽光過道

展示時間
2021.07.28 - 2022.03.06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