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簡介

,是早期臺灣社會重要的勞動力、家戶重要資產,更是人類忠實而親密的戰友,陪伴臺灣人一起走過世代生活、文化、產業、交通的演變,也在社會轉型中面臨了和人類關係的轉換。

2021年迎來農曆辛丑金牛年,本特展從自然與人文的多元觀點,帶觀眾認識「牛」這群對當今的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動物,在探索與認識牛的生物特性之餘,也能從環境與文化的關懷中,認識人與牛隻交織的生命史,思考時代與產業變遷下人與牛的新關係。 

單元介紹

識牛尋踪

印象中的牛長什麼樣?名稱中有「牛」字?身體壯碩、兩角尖尖、嘴裡總是在吃草?符合這些特徵的動物可不全是牛!

人們為生物命名時,往往會以外型特徵的體型、體色、大小、生態習性、發現者人名等為名,也因此許多生物因為特徵形似、展現了像牛一樣的習性或和牛的關聯而得到「牛」之名。而許多生物即便外形構造、生活環境天差地遠,骨子裡卻可能親緣關係接近、具有共同祖先。當我們認識辛丑年生肖主角「牛」前,不妨先從這些非牛生物開始,慢慢縮小範圍,循線認識「牛」。

 

臺灣牛的前世今生

在至少一萬多年前,就有牛隻在臺灣島活動的化石證據,但其後的史前考古遺址中不曾再見到牛的蹤跡,遠古原住民傳說中也缺少牛這樣的動物。

在臺灣的牛隻,是從17世紀開始,由來到臺灣的各代統治者和移民陸續引進、培育繁衍而成。這些被畜養的牛隻是傳統社會的產業勞動力,無論是荷蘭人設置養牧、管理牛隻的牛頭司,清代起設置牛墟,日本時代以後嚴密的牛籍登記等,或是各代針對牛隻識別發展出來的標記方法,都是為了更有效管控、保護牛隻資源。


 

鞠躬盡瘁的臺灣牛

隻對臺灣傳統社會的貢獻以役用為主。舉凡農耕種作,拉動傳統民生產業的器械運轉,或是短、長程的人員、貨物運輸,都必須倚賴牛隻的獸力,有時甚至被作為家計所需的周轉買賣資產。這樣的緊密依賴,也在實質的勞力服務之外,建立了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讓牛成為人類重要的事業和生活伙伴。日本時代與戰後,產業型態逐漸改變、生活與飲食習慣西化,牛才開始作為乳、肉用,透過不斷地育種改良、數量提升,在食品加工、餐飲上創造出更多元的價值。




生命中的牛

隻在傳統社會中,不僅曾是推動產業發展的得力助手,更是家戶生活起居中難以分割的一份子。正因為這樣密切相關所建立起的情誼,從年復一年的立春鞭春牛、冬至吃湯圓等歲時節慶,祭孔、婚禮等特殊的生命禮俗,信仰崇拜的神祇、神獸與行業守護神,民俗藝陣中牛犁歌陣與鬥牛陣等呈現,到生活周遭聚落的命名,都可以看見牛的身影。






當代牛課題

社會型態、產業結構轉型,耕牛數量確實大幅減少,且和多數人生活經驗距離遙遠,但乳牛、肉牛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卻相對提升。當代的我們,或許可以從生活記憶與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畜養動物的動物福利,全球化下的畜牛產業發展,人與動物生活領域的互相尊重,野外保育與在地保種,以及全球暖化下的碳排放等,重新思考當代牛與人的新關係。






展場亮點

延伸學習

有勇有哞.牛轉乾坤:臺灣牛特展

文-張瀛之.圖-黃姿菁

牛,是早期臺灣社會重要的勞動力,家戶重 要資產,陪伴臺灣人一起走過世代生活、文化、產業、交通的演變,也在社會轉型中面臨 了和人類關係的轉換........

Taking the bull by the horns字面上的意義是指「鬥牛抓牛角」, 引申為面對困難和險境時,要毫不猶豫、勇敢地面對問題。庚子(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帶給人們的是全方面的考驗,進入辛丑年,局勢可能更好或更壞,但希望你我都能有勇有謀面對新的挑戰,一起牛轉乾坤。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協辦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北市立動物園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展出時間
110.02.09-110.06.27

展出地點
立體劇場旁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