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礁的種類

可造礁的生物類別包括藍綠菌、層孔蟲、珊瑚、牡蠣、蛇螺、多毛類管蟲、以及殼狀珊瑚藻等

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生物礁,是澳洲西部34.3億年前的疊層石礁。可造礁的生物類別包括藍綠菌、層孔蟲、珊瑚、牡蠣、蛇螺、多毛類管蟲、以及殼狀珊瑚藻等;生物礁的名稱,便以主要的造礁生物類別為名,例如:珊瑚礁、藻礁、牡蠣礁等。

疊層石礁

疊層石礁,是前寒武時期唯一的生物礁。疊層石是由藍綠菌等微生物,所形成具有層層疊疊紋層結構的生物沈積建造體。

珊瑚礁

新生代的珊瑚礁,是由造礁石珊瑚堆積珊瑚礁的架構;殼狀珊瑚藻穩定底質、強化礁體;大型有孔蟲提供大量的殼體碎屑填充礁體。現代珊瑚礁主要分佈於南、北緯28度之間、陸源沉積物少的熱帶至溫帶淺海,是海洋中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也是臺灣最常見的生物礁。

藻礁

藻礁是殼狀珊瑚藻生長黏結而成的生物礁。藻礁主要發育於波浪能量較大、生物啃食壓力小、營養鹽較高的熱帶與溫帶淺海海域,少數發育於極冷或鹽度很高的淺海海域。臺灣地區最大規模的藻礁位於桃園市海岸,南北延伸達27公里。

其他種類的生物礁與造礁生物

——

層孔蟲礁

層孔蟲被認為是古代多孔動物門(即海綿)中的一個類別,棲息於熱帶至亞熱帶的乾淨、水流能量較強且光照較好的淺海環境;經常大量聚生,並且與珊瑚、藻類等形成生物礁。在泥盆紀時期3.7-3.9億年前所形成的「珊瑚—層孔蟲礁」,是顯生元規模最大、分佈範圍最廣的生物礁。

參與造礁的水螅珊瑚
—千孔珊瑚

千孔珊瑚在生物分類上隸屬於刺胞動物門、水螅蟲綱裡的千孔珊瑚科,由於會形成鈣質實體骨骼,並且經常與石珊瑚類生長在一起,所以也具有造礁的功能。

 深海造礁的石珊瑚

在60~1,500公尺深、水溫只有4~20°C的海底上,也有由不具有共生藻的枝狀石珊瑚所形成的深水珊瑚礁。這些礁體的規模一般大約是數十公尺乃至數百公尺長、數公尺至數十公尺高。這樣的深水珊瑚礁,經常會成為深海生物多樣性的熱點。

參與造礁的八放珊瑚

依照珊瑚蟲的形態,珊瑚大致上可區分為六放珊瑚與八放珊瑚。絕大多數的八放珊瑚組織內僅有鈣質骨針,不會形成密實的外骨骼,因此通常被歸類於非造礁珊瑚。但是八放珊瑚中的藍珊瑚與笙珊瑚的鈣質骨骼,以及指形軟珊瑚所形成的骨針岩,都可參與珊瑚礁的建造。

指形軟珊瑚骨針岩

因為體內僅有游離的骨針,軟珊瑚一向被歸屬於非造礁珊瑚。但是海雞頭目的指形軟珊瑚能夠將游離骨針積累在群體底部,黏結成為堅硬的骨針岩,是目前所知現今唯一有造礁功能的軟珊瑚類群。

管蟲礁

管蟲礁是由大量纓鰓蟲棲管黏聚而成的生物礁;由於蟲管黏結了大量砂粒,因此又被稱為「砂生物礁」。現今管蟲礁,大多發育於10公尺深以內的溫帶與熱帶海岸。

 可造礁的蛇螺類

在熱帶與亞熱帶海域的潮間帶,大量蛇螺彼此交互糾纏黏結生長,可形成蛇螺生物礁;而根據這樣的生態觀察結果,蛇螺生物礁經常被用來標定地質紀錄中的古海水面位置。

牡蠣礁

牡蠣礁,是指經由牡蠣原地黏結生長作用,所建造的地形構造。只有能適應鹽度變化大、含泥質極高海岸水域環境的長牡蠣,才能建造生物礁。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展出時間:
108.11.20 - 109.5.17

展出地點:
第三特展室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