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圖片

策展人絮語--孫維新

規劃已久的「漫步太陽系」年度大展終於在週五(6/29)正式揭幕,我在當天早上最後一次清掃前到現場,拍了幾張照片,因為不希望打掃灰塵沾上結構,所以好些光柱是拿塑膠袋包起來的,只有一張是清潔後完全打開的正式模樣。看著這個由光影線條組合起來的科學藝術展,想著過去幾個月廢寢忘食的規劃空間結構和平面內容,知道內容紮實豐富,但是不知道現場視覺效果如何,但現在看看就比較放心,因為展場真的很好看! 展出的內容包含了NASA專門為這個展製作的SDO衛星8K影片,由台達世界上最佳的8K投影機播放、趨勢科技的太陽系VR探索、開拓太陽系知識領域的10組科學家、火星巴士、天文圓頂劇場,八個行星和三個小天體聚集區的介紹,以及最後的遊戲與問答。 我希望這個展覽不是一個普通天文學101的教科書,所以從人文、歷史、藝術切入,將「知識、人物,和任務」擺在同樣比重,例如四百年來的科學家那面高牆,開始於兩句詩:「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張大春先生看了很喜歡,就以書法幫我寫了這兩句詩,字寫得好,編排方式更有特色,仔細一看,發覺他是在和我開個小玩笑,特別強調天文學家觀測晚了想吃「宵夜」! 這個展覽到明年二月,但台達電贊助的8K投影只到七月底就會換成4K,世界最佳的8K投影機能放在科博館一個月我已經非常感謝了! 這個展場能說的故事很多,這一陣子有空再多描述些,歡迎大家有機會過來體驗一下!


NASA製專屬影片加持《漫步太陽系》特展!即日起展至明年2/17!

全球最亮8K雷射投影機科博館登場 《漫步太陽系》特展

【新聞稿】 近二十年來,科學家在行星、衛星,和小天體的探索上,作出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些精彩新知卻還沒有完整地進入我們中小學的教科書中。為了讓社會大眾知道現今的科學家對於太陽系的認識,科博館即日起至108年2月17日(日)展出由科博館館長孫維新策劃的《漫步太陽系》特展,票價200元,歡迎踴躍參觀! 孫維新表示,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必然是故事的開始,所以一直思考著如何展現太陽的活動細節,以及太陽畫面的震撼之處。NASA近年發射的「太陽動力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精彩太陽監測畫面。這個太陽觀測衛星在2010年發射,運行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由NASA高達太空中心(GSFC)操控,每12秒鐘拍攝10幅高解析紫外波段影像,不間斷地持續了7年,累積了大量影像!孫館長曾在高達太空中心工作,知道NASA科學家很支持高品質的科普傳播,於是向GSFC提出了要求,請NASA協助支援這個展覽,在NASA總部任務科學家李傑信博士的幫忙下,獲得NASA同意,由GSFC的SDO影像小組專門為這個展覽作了兩段3分鐘的8K影片! 美國航太總署的「太陽動力天文台」是「生活在一顆恆星近旁」這個計畫的第一個任務,它於2010年2月發射,進入距地表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衛星軌道。它有3個主要的觀測儀器,以多波段同步且持續觀測太陽,希望瞭解太陽對地球和地球周邊太空環境的影響,以期未來能發展出預測的能力,保護地球生態和維持科技設施不受太陽變化的影響。「太陽動力天文台」已經持續運作8年,累積了巨量的觀測影像,涵蓋了太陽一個完整活動週期11年的大部分。 為了使展覽能提供觀眾最新穎的科學成果和最震撼的視覺效果,科博館請美國太空總署高達太空中心提供協助,希望能獲得太陽動力天文台的最新影像。在航太總署總部的計畫科學家李傑信博士幫助之下,航太總署同意支持,並由高達太空中心的太陽影像團隊專門為了這個展覽製作了2段3分鐘的8K影片。後製工作由公關經理福克斯女士聯絡協調,並由天文影像工程師魏星格及布里格曼負責完成。但因為8K影片資料量太大,無法通過網路下載,而由李傑信博士親自手提硬碟送到台灣。影片音樂為德國音樂家李昂哈德所作曲,他同意免費提供本展使用,兩段音樂中,171埃影片的配樂是「脈動和閃耀」,304埃影片的配樂是「升起」。 世界上影像投射的趨勢必然走向8K,但目前投影亮度受限,而長期支持科博館的台達電子主要研發項目之一,就是高解析、高流明的投影能力,在科博館2012年的「世界末日」特展中,和2013年「哈雷與牛頓」科學藝術舞台劇中,都有台達高品質的投影相伴。而令人鼓舞的,是台達的8K投影機已經達到了25,000流明,成為世界上現今最亮的投影機!台達的8K投影機設置在太陽觀景平台上,能將NASA為本展製作8K太陽影像的極致細節,清楚地表現出來! 新科技必然引領展覽的新面貌,當2020東京奧運宣布將以8K進行轉播,我們就知道大畫面高解析的趨勢已是必然!天文展覽重在圖像,更因為近年來的天文觀測在解析度上精益求精,所以若有極高解析的影像能力,將使科學發現的展示介紹如虎添翼!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表示,這一次台達除了提供全展場高亮度的節能投影機外,特別是將工程師所研發出全球第一台亮度可達25,000流明,可說是世界最亮的8K雷射投影機,畫面比家裏Full HD的電視清晰十六倍左右,將NASA所提供的8K影像作完整呈現。讓大家可以近距離地瀏覽栩栩如生、既銳利又清晰的絕美影像,對太陽產生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觀賞感覺。 NASA製作的8K專屬影片,結合了台達高超的投影能力,為展覽極大亮點,除此之外,展場結合科學與藝術的巧妙安排,更是極具創意與教育意義的巧思,高臺的上下坡道兩旁,是四百年來曾經為太陽系的真實面貌奉獻心力的科學家,現代的三位:朱維特(UCLA)、劉麗杏(麻省理工學院)(師生共同發現古柏帶),以及麥可‧布朗(加州理工學院,發現鬩神星導致冥王星被除名),都是著名學府的大科學家,未來這個展覽計劃請他們三位來臺訪問。 趨勢科技在電腦防毒和網路安全方面是舉世知名的國際企業,但在這幾年積極投入數位教育,結合VR科技推廣科學新知,打造了一輛「魔法VR巴士」,巡迴台灣中南部的中小學校,希望縮短城鄉數位差距,與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與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將太陽系VR體驗 "Spacewalker" 送到偏鄉孩子的面前,讓偏鄉的孩子也能看到世界最新的科技進展。因為該項VR體驗和本次展覽主題十分契合,趨勢科技特別贊助本展此項VR內容,希望能讓觀眾透過VR科技,親身體驗「漫步太陽系」的樂趣!現場只要加價50元就能體驗!

太陽系-一處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

從「漫步太陽系」特展中,認知我們的家園新貌 文-孫維新

土星和卡西尼號:美歐共同開發的「卡西尼—惠更斯號」太空船,在2004-2017年之間,繞行土星系統,得到精彩圖像,做出重要發現。[/vc_column][/vc_row] 楔子 太陽系,一個我們十分熟悉,卻又極端陌生的地方! 熟悉,是因為每個人從小學開始,都要背「九大行星」; 陌生,是因為近年來的科學探索,讓我們發現,我們其實根本就不認識太陽系! 的確,近二十年來,科學家在行星、衛星,和小天體的探索上,作出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所得到的圖像和資訊令人深受震撼!但是這些精彩新知卻還沒有完整地進入我們中小學的教科書中,社會大眾基本上並不知道現今的科學家對於太陽系的認識,從九十年代到今天,不過二十年間,已經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我看了著急,就想著「自己策個展吧!」於是就有了「漫步太陽系」這個展。 是「散步」,還是「沈思」? 這個展的中文名稱很單純,意思是「進來逛逛吧!」但英文名稱用了個雙關語。"wander" 的意思是「漫步」,但這是不用腦筋、漫無目的的瞎逛;而"wonder" 則是沈思、好奇、探索,奇蹟之意,有趣的是您唸唸這兩個字,才發現在發音上幾乎沒有差別!所以我就來了個英文雙關語,大家一開始到了展場,先是沒有壓力地輕鬆閒晃,但到後來希望大家受了展場內涵的感召影響,真正展開一場「探索」與「好奇」之旅!所以中文用「漫步」,英文卻改成了"wonder"! 領會「天、物、人」的關係 從小到大,教科書上教的多半都是「天」的故事,以「知識」為重,但當我們一問,這些知識是「什麼人」,用了「什麼方法」才得到的?就不知道了,孩子們常覺得,這些知識應當都是那些天縱英明的偉大科學家沒事想出來的吧!其實做出發現的「科學家」(人),以及他們所使用的「觀測方法」(物),和天文知識本身(天),三者同樣重要。「觀測方法」的改進過程中充滿了「科技創意」,而「科學家」的研究過程裡,更有許多平生崎嶇但意志堅強,又賺人熱淚的坎坷故事!因此在這個展中,三個方向同等重要,沒有偏廢。 台達結合NASA,給出前所未見的8K太陽影像! 新科技必然引領展覽的新面貌,當2020東京奧運宣布將以8K進行轉播,我們就知道大畫面高解析的趨勢已是必然!天文展覽重在圖像,更因為近年來的天文觀測在解析度上精益求精,所以若有極高解析的影像能力,將使科學發現的展示介紹如虎添翼!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長期協助科博館推廣科普教育,無論是「星空之旅-伽利略的一生」科學藝術舞台劇中,投影在中正紀念堂高大白牆上的伽利略頭像,或是「2012世界末日」特展裡,橢圓型廣場中馬雅神殿四面階牆上的彩色投影,敘說著末日故事,都展現了台達走在世界尖端的投影能力。 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必然是故事的開始,所以我一直思考著如何展現太陽的活動細節,以及太陽畫面的震撼之處。NASA近年發射的「太陽動力衛星天文台」(Solar Dynamic Observatory, SDO)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精彩太陽監測畫面。這個太陽觀測衛星在2010年發射,運行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由NASA高達太空中心(GSFC)操控的中型天文台,每12秒鐘拍攝10幅高解析UV影像,不間斷地持續了7年,累積了大量影像!我曾在高達太空中心工作,知道NASA科學家很支持高品質的科普傳播,於是向GSFC提出了要求,請NASA協助支援這個展覽,在NASA總部任務科學家李傑信博士的幫忙下,終於獲得NASA同意,由GSFC的SDO影像小組專門為這個展覽作了兩段3分鐘的8K影片! 有趣的是,這兩段3分鐘的影片做好之後,是無法用網路下載的,因為兩段影片總共的大小是2.5 TB!剛好李傑信博士要到台灣巡迴演講,所以一事不煩二主,NASA就請他手提著硬碟,親自扮演高解析影像快遞人員直送台灣,在桃園機場將硬碟交給了台達工程師。在轉檔19個小時後,台達鄭崇華董事長找我去中壢廠區,一起欣賞SDO的最新影像,真的是震撼人心!NASA製作的8K專屬影片,結合了台達高超的投影能力,給這個展覽創造了一個不能錯過的亮點! 觀賞展覽,從高台遠眺開始? 要介紹太陽系,顯然就必須是一個「科學展」,但是我不希望把這個展覽做成一本新版的教科書,因此和空間設計同仁深入討論,從「線條」和「光影」入手,把科學新知打造成了藝術表現!相不相信,參觀展覽的開始,竟然是先上高台!從高處俯瞰整個展場,瞭解了展示架構,知道該如何走動,還可以和八個行星自拍!感謝空間設計余秀蕙小姐和蔡雅如設計師,以及平面設計王文宜小姐的不懈努力! 高台的上下坡道兩旁,都是四百年來曾經為太陽系的真實面貌奉獻心力的科學家,現代的三位:朱維特(UCLA)、劉麗杏(麻省理工學院)(師生共同發現古柏帶),以及麥可‧布朗(加州理工學院,發現鬩神星導致冥王星被除名),都是著名學府的大科學家。我找他們要照片,都迅速回覆,甚至直接拍個大頭照傳來,令人感動!我希望在展覽期間,能請這幾位科學家到台灣訪問,在展覽現場說明他們的發現是如何改變了人們對太陽系的認知! 為文至此,篇幅已滿,但展場的導覽才剛開始,我希望能仔細介紹趨勢科技慷慨贊助的太陽系VR體驗 "Spacewalker",來表達誠摯感謝,也希望能仔細敘說展場中「火星的水、木星的美,冥王星的冰積累」,以及國內罕見的Group VR「不戴頭盔的虛擬實境?來一趟「火星之旅」吧!」,以及「天文圓頂劇場」,在古老的天文圓頂之下,聆聽人們發現太陽系真相的故事,但只有等下期再續了! ...

展場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