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develop free website

特展介紹

傳教士在原住民部落的事蹟

費聲遠主教(Bp. André-Jean Vérineux)

1951年費聲遠主教到花蓮訪問,隨後向羅馬教庭申請,讓巴黎外方傳教會負責花蓮教區。

1952年教宗設立新的花蓮監牧區,1953年費主教開始領導花蓮的傳教工作,短短幾年信徒人數增加很多。

1962年花蓮教區有43個堂區、三萬五千以上領洗教友及兩萬以上的募道者,大多數為原住民。費主教共落成了一百座以上的大小教堂,有「建築師主教」的稱號。

1960年創立了聖瑪爾大修女會,培育優秀的本地女傳道員,負責老人、醫療、少年輔導、殘障等工作。建診所與醫院如明德診所、新城天主教醫院等、興學如聖若翰傳教學校、海星中學、若瑟小學、公東高工等。

Mobirise

1966年4月費主教在主教公署主持聖油儀式
(玉里天主堂提供)

Mobirise

費主教在台灣所設立的教堂分布圖
(葉書瑾繪)

Mobirise

興建春日教堂
(玉里天主堂提供)

博利亞神父(Fr. Louis Pourrias)

1953年,春日建立了天主教聖堂——聖母領報堂,博利亞神父在隆道行神父之後接手。照顧都市原住民,每年前往北中南訪視居家和工作場所記錄原住民的文化與生活,編輯法語阿美語字典,以原住民的母語編寫聖歌,編寫阿美族教區使用的彌撒手冊,並以阿美族的語音和與法改寫阿美族語聖經 。

Mobirise

博利亞神父主持某一活動開始時的祈禱
(玉里天主堂提供)

Mobirise

當年追隨博利亞神父的教友,迄今仍跟隨天主
(洪夙慶攝)

Mobirise

右柱:聖路易為博利亞神父的主保聖名
左柱:聖斯德望為現任宋津翰神父主保聖名,為傳承博神父之福傳本位化之精神
(洪夙慶攝)

Mobirise

由有小博利亞之稱的宋神父帶領富田天主堂進行領聖體禮
(洪夙慶攝)

潘世光神父

1932年出生,本名Maurice Poinsot,畢業於法國巴黎神學院,1959年前來臺灣。1963年在玉里天主堂宣教,1969-2016年轉至玉里河東宣教。奉獻了近50年的時光,當地居民稱為「河東天使」。

與博利亞神父共同編纂法文-阿美語字典。

自1956年起,歷經收集與整理,以一卡一單字慢慢累積逐漸流失的阿美語詞彙。該書榮獲民國八十六年教育部獎勵著作-原住民語言之詞彙詞書或書寫問題研究甲等。 

創立露德儲蓄互助社:為了要讓原住民能夠管理自己的錢,神父帶領部落的人們到香港去學習如何運作互助社,神父同時也是花蓮第一個創立互助社的人。

建香茅工廠,改善當地的生計;購買空心磚機器,協助部落搭建房子;成立保健室提供居民醫療服務;成立幼稚園等。

玉里鎮樂合部落日間老人關懷站成立,推動部落關懷,關心老人問題

Mobirise

東里幼稚園
(玉里天主堂提供)

Mobirise

潘神父手持內政部頒發的獎牌
(東豐天主堂提供)

Mobirise

潘神父與阿良神父共同主持普世傳教節彌撒
(洪夙慶攝)

劉一峰神父

 劉一峰來台四十九年,長駐花蓮玉里天主堂,透過資源回收照顧失業的身心障礙者,一生都奉獻給台灣的弱勢族群 。

劉一峰選擇成為神父的原因: 因為家人的期望。

神父選擇臺灣的原因:他發現台灣有原住民,他了解原住民在漢人為主的社會中生存不容易,這與他在法國屬於塞爾特族少數民族的身份相似,於是決定前來台灣。

劉神父透過對其他宗教的學習與參與,身體力行教團的本土化策略。

Mobirise

神父5歲左右
(玉里天主堂提供)

Mobirise

神父參加玉里玉長社區豐年祭
(玉里天主堂提供)

Mobirise

神父的父母
(玉里天主堂提供)

Mobirise

神父在北平街主持彌撒(約民國57-61年)
(玉里天主堂提供)

劉神父的主要貢獻:
  • 安德啟智中心
    顧超前神父設置,照顧身障院生,三分之二的服務對象為原住民,員工也大多數都是原住民,布農族稍微多些。
    對身心障礙者來說像是學校,包括幼年早療教育、 成年職業訓練與工作到身心障礙人士終老、安養。  
    販售的物件,扣掉成本,都當成工作獎勵金,存給個人自由運用。
    成立市區的「小型作業所」,服務身心障礙者,地點在社區,與社區融為一體,利用設計好的輔具教他們工作。開辦縫紉班與烹飪班,幫助弱勢族群。

顧超前神父與安德的孩子

(玉里天主堂提供)

安德的孩子製作拖把

(洪夙慶攝)

劉神父帶領安德的孩子做彌撒

(洪夙慶攝)

社區小型作業所

(廖紫均攝)

  • 怡峰園
     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年長的身障者,例如安德的孩子老化之後的去處。安德的空間可以留給其他有需求的成年身障者。蓋怡峰園也是顧神父的心願,劉神父希望能在手中完成。
  • 有機農業的重視
    玉里是台灣重要的米倉,從法國延請講師到玉里教授有機農法,目前在稻米的種植上,通過檢驗以及銷售。
  • 布列塔尼之家
    運用資源回收的材料製作手工藝販售。
  • 上主的二手書店
    二手書攤:由安德的孩子來經營,每本書刊販售二十元,所得給中心運用。
  • 設立圖書室
    提供社區居民借閱服務,並且在此設立老人關懷站,安排活動與課程。
  • 資源回收
    以失意或者酗酒等等需要被幫助的人為服務對象,讓得不到體制內補助的人們擁有工作與重新開始的機會
  • 流浪者之家
    若是以義工的性質服務,一個月簽到滿二十天,便可得到四到五千元津貼,且供應吃住。另外劉神父買下一些較老的房子,或利用當地一些閒置的空屋,提供無家可歸的人住宿。
  • 假日兒童英語班
    每周六在大禹社區,由輔仁大學輔導的袋鼠計畫,教導兒童英語。
  • 對原住民母語的重視
    為實踐天主教本地化的理念,以原住民語和國語教替,進行彌撒。

怡峰園

(洪夙慶攝)

有機米的種植

(文儷珺攝)

布列塔尼之家

(廖紫均攝)

上主的二手書店

(洪夙慶攝)

設立圖書室

(洪夙慶攝)

資源回收

(玉里天主堂提供)

流浪者之家

洪夙慶攝

假日兒童英語班

(文儷珺攝)

對原住民母語的重視

(洪夙慶攝)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