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震重生的校園」特別講座

文/黃英哲


        適逢  921 地震 20 週年,園區規劃了一系列週年活動,其中一場活動於 4 月 15 日辦理,主要是帶大家回顧 921 地震教育園區的前身──光復國中的重建歷程。這次活動非常榮幸邀請到前光復國中教學組長,也是現今神圳國中的校長洪瑞濱,還有前輔導主任鄭枝萬、前家長會長溫銘賢、光復國中校友們及其代表黃至聖(社團法人臺中市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理事長),以及光復國中校長黃秀琴(已於今年 8 月退休)。這場活動儼然像是一場小型的校友回娘家,為了讓學生更了解光復國中在地震前後的歷程,施銘富主任與湯國良主任帶著兩班學生一同前來共襄盛舉。

特別講座活動現場與主講人洪瑞濱校長(已於今年 8 月 1 日轉任光復國中校長。)    黃英哲 攝

光復國中重建的沿革

        活動由洪校長主講,從災後重建的過程談起光復國中校舍的重建。由於當時學校教室幾近全倒,學生沒有地方上課,在國軍天山部隊的協助下,提供七六式帳棚做為簡易教室,校方則以鐵皮屋搭建臨時辦公室。老師們也不得閒,除了安頓學生們的生活起居,還得到倒塌的教室附近搶救相關文件或教學用具,這樣艱困的日子約過了 3 周左右。直到在施素琴校長(時任光復國中校長,歷經 921 大地震校舍全毀、原址改設 921 地震教育園區,及新校區興建過程)及溫家長會長的奔走下,教育部與農試所達成協議,出借兩塊耕地興建 49 間簡易教室。全校師生終於在 10 月 23 日(震後一個月)進駐簡易教室。簡易教室的闢設對於這群學生們幫助極大,除了設有電腦教室及圖書館外,基本的實驗課、生活科技課、音樂課、體育課也能如期進行;該年底更在郭英釗建築師與工研院廖俊茂組長的號召下,獲得善心廠商捐款並興建風雨球場。
        簡易教室的安置無法長久,該年 10 月,在教育部長楊朝祥的引介下,由 TVBS 關懷臺灣文教基金會李濤董事長認養光復國中校舍重建,並在臺糖同意釋出用地後,於 89 年 10 月正式動土,並在 91 年 4 月遷入新校舍。

國軍天山部隊提供的七六軍帳(左)與臨時辦公室(右)    圖片來源:光復國中提供
簡易教室全景(左)與風雨球場(右)    圖片來源:光復國中提供

大震後的心靈輔導

        在這段震後重建的歲月中,除了硬體興建外,軟體方面的重建也是相當重要的。就以災後心理輔導而言,為了降低震後師生心靈的創傷,光復國中辦理多場心理輔導活動,如透過音樂治療及戲劇的方式,讓師生們早日走出陰霾。

歷史的痕跡

        重建後的光復國中,座落於亞洲大學附近,在教育部「新校園運動」(民國 89 年 5 月 20 日由教育部長曾志朗宣布「新校園運動」作為災校重建的行動主軸)的推動下,其建築式樣,洋溢著「霧峰林家」的閩式建築風格。而舊有的原址校舍,則已規劃改建成 921 地震教育園區。園區保存著這塊地震原址,記錄地震史實,有震撼視覺的毀損教室,也有不畏地動、屹立不倒的活動中心、司令臺及校長室。一棟棟的建築、一張張的照片,它們所代表的不只是光復國中校友們的共同回憶,更是國人對於 921 地震難以抹滅的心靈震撼。

震前(左)與震後(右)的北棟教室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及光復國中提供

肩負的使命

        雖然,地震距今已近 20 年,光復國中仍保存著震後的傳統,持續辦裡「路跑活動」,從新校址一路跑至園區,讓學生們在目睹大自然的力量時,能學會謙卑;在體認生命無常之際,珍惜生命。園區與光復國中所深繫的關係及情感,是緊密且綿長的,無論時間的巨輪如何運行,終將在浴震重生後肩負起屬於自己的使命。

活動大合照    黃英哲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