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災害性天氣

文/陳婉茹


大自然的面貌瞬息萬變,有時明明是風和日麗的春天,轉眼間卻傾盆大雨;或者在陰暗寒冷的嚴冬,太陽有時也會大方露臉,普照大地,像這樣短時間內大氣變化的現象就稱為「天氣」。臺灣位處副熱帶季風區以及歐亞大陸與太平洋的交界帶,地理環境特殊,使得天氣變化多端,再加上海島地形複雜,又有南北走向且高聳的中央山脈,更增加臺灣天氣的複雜性,易引發各種災害性天氣,如颱風、豪(大)雨、雷電、冰雹、龍捲風、強風、濃霧、低溫、焚風及乾旱等。根據資料顯示,颱風、豪(大)雨及低溫是為臺灣三大天氣災害。

暑假出遊最常攪局的災害

玉兔颱風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颱風並非臺灣的特產,其他熱帶洋面上也會有颱風生成,不過稱呼並不相同,在印度洋稱為氣旋,在大西洋及東太平洋稱為颶風,在西太平洋則稱為颱風。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也就是在熱帶海洋上所發生的強烈低氣壓,當熱帶氣旋近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到或超過每秒 17.2 公尺(約每小時62公里)時,就稱它為颱風。颱風是臺灣最主要造成氣象災害的天氣,經常造成強風、豪雨、淹水、山崩、坍方、土石流、暴潮、海水倒灌等災害,其所帶來的財物損失約佔全台總氣象災損的 85%。但颱風也是臺灣重要的水資源之一,如果沒有颱風帶來雨量,將可能導致臺灣地區發生缺水現象,身在臺灣的我們,對颱風可說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梅子黃時雨

梅雨成因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每年 5、6 月,大陸冷氣團與太平洋暖氣團時常在華南至台灣一帶相持不下,形成梅雨鋒面。

在臺灣,梅雨、颱風、春秋季的鋒面以及夏季強盛西南氣流產生的對流性降雨皆可能形成豪(大)雨。其中,除了颱風,梅雨是臺灣發生豪(大)雨最主要的原因,例如前年(2017年)6 月初的臺灣暴雨,即是典型梅雨鋒面所造成的超大豪雨。梅雨鋒面屬於滯留鋒面,所謂鋒面是指兩種不同性質氣團的交界面,當兩個氣團勢力相當,鋒面移動速度緩慢近似滯留或南北來回擺動時,就稱為滯留鋒面。每年 5、6 月是臺灣的梅雨期,大陸冷氣團與太平洋暖氣團於此時常在華南至台灣、琉球一帶相持不下,因而形成梅雨鋒面。臺灣梅雨期的平均降雨量為 450 至 500 公厘,為臺灣雨量年平均值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間,是臺灣第二大水資源的來源。
台灣的雨量分級定義如下:

雨量分級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豪(大)雨的發生,經常帶來山洪爆發、落石、坍方、淹水、土石流等災害,尤其在 921 地震後,中南部山區因震發生多處大規模山崩地滑的情形,山坡上大量崩塌的土石在遭遇豪雨時,經常引發土石流的災害,造成嚴重災損,居住於災害潛勢區的民眾必須更加謹慎注意。

有一種冷不是阿嬤覺得你冷

冷空氣南下雲街出現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為 106 年 10 月 29 日衛星觀測所得的真實色影像,影像顯示黃海到東海海面上出現排列整齊的雲系(紫色圈圍所示),此為冷空氣南下經過較暖洋面而形成的雲街雲系,顯示已有冷空氣南下。

臺灣冬季,由於北方大陸冷氣團南下的影響,氣溫因而明顯下降。和地震震度ㄧ樣,各國對冷空氣強度之定義並不相同,中央氣象局是以台北市之低溫作為衡量冷空氣強度之標準,並將其強度分為東北季風、大陸冷氣團、強烈大陸冷氣團以及寒流(如下圖所示)。當氣象局預測臺灣平地地區會降至 10℃ 或以下之時,即稱為低溫,通常在郊區空曠地帶、沿海、山坡等地因冷空氣直接侵襲、輻射冷卻效應影響或是地勢高度的關係,氣溫易降得比其他地區更低,會有較長時間氣溫處於 10℃ 以下,尤其當低溫使結霜現象產生時,很容易造成農作物和養殖魚類的災損。因此,氣象局在預測到低溫時,會發布「低溫特報」,提醒 農、漁、養殖業應嚴防寒害,山坡地作物應防霜害。對一般民眾而言,低溫易造成年長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急症的發生,民眾需多加注意。同時,為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發生,使用瓦斯熱水器具應留意室內通風。

冷空氣強度
圖片來源:《天氣風險 WeatherRisk》FB

近年來由於科技的進步,如颱風、梅雨、低溫等災害性天氣,大部分都是可以提前數天預警的。中央氣象局隨時監測天氣變化,一旦災害性天氣可能或已發生時,就立刻以警報、特報或即時訊息等方式向民眾發布。民眾若能提高警覺,採取適當有效的應變作為,將可避免或減少因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

參考資料:

中央氣象局
謝明昌〈認識臺灣災害性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