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熱帶蘭花?
大部份的蘭花喜歡溫暖、濕潤、通風、排水良好及有散射光線的環境,而森林氣候濕潤,雨量較多,又有一定的蔽蔭及豐富的腐植質,且樹木本身是附生蘭良好的寓所,因此熱帶雨林是蘭花最佳藏身之所。
但自十六世紀起,人類競相從熱帶雨林掠奪資源,找尋新的藥材、木材及花卉而大肆砍伐森林,造成雨林生態的浩劫。科學家看到了危機,於1970年初期,由許多國家的代表簽署了「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簡稱CITES; 又稱華盛頓公約)來限制野生動植物相關產品的貿易,將所有的蘭科植物列入CITES附錄植物。
熱帶原生種蘭花經幾個世紀的栽培與改良,創造了花大、色彩濃烈、開花期長、觀賞價值更高的栽培種蘭花,經人工大量繁殖,已成為國際間重要的農業貿易產品,消費者可以合理地購買、栽植及欣賞,但請勿採摘及購買原生蘭,讓原生蘭得以在原生地繁衍生息。
附生蘭與地生蘭
附生蘭是指原生習性為附生在樹木或岩石上的蘭花總稱,熱帶潮溼的環境有利於附生蘭花生長,附生的環境有助於獲得充足的光線、流通的空氣、傳粉昆蟲的接觸。附生蘭常發展出抗旱的構造,如具有根被的氣生根、假球莖及肥厚的葉片,以利於水份的保存及避免枯萎。
地生蘭是指原生習性為生長在土壤中的蘭花總稱,主要分佈在溫帶地區,葉片較薄,根較細小,較不耐乾旱。
野生蘭與人工雜交種
野生蘭指在自然棲息地野生的蘭花,可能生長在原始森林、山麓草原或高山峭壁,已知的野生蘭共有二萬多種,近來大多因棲息地破壞及人類過度採集而數量大幅減少,企待保護。
人工雜交種是以野生種為基礎,利用人工交配技術配育出新品種,包括種內、種間及屬間雜交。雜交種花型花色千變萬化,年年推陳出新,為商業栽培主要對象。栽培種蘭花常以複製繁殖與開花期的調整以提供充足的數量及良好觀賞品質,迎合花卉巿場的消費需求。
蘭根與根被
蘭科植物的根為不定根,附生蘭的根多為圓柱形,壽命可達長數年;有些莖葉退化的蘭花根呈鮮綠色,可行光合作用。
根部外層的海綿質組織,由多層細胞所構成,統稱為根被;根被細胞可多達十多層,尤其是附生蘭最為普遍。根被的主要功用在於貯存水份及防止水份蒸散,幫助蘭花渡過乾旱的時期,用以適應附生環境。
唇瓣與蕊柱
唇瓣是蘭花最特殊的器官,是蘭花種類鑑定及觀賞的焦點,唇瓣內部稱為唇盤,唇盤上常具有各種造形突起及艷麗的色彩,以吸引媒介昆虫造訪,有些種類的唇瓣形狀類似雌性昆蟲,藉以吸引雄蟲前來交配而達到授粉的目的。
蕊柱是蘭花特有的構造,大部份的蘭花的雄蕊與雌蕊長在一個棒狀的先端,由一個隔膜隔開,合稱為蕊柱。蘭花蕊柱設計精巧,常可達到異花授粉的目的。
單軸莖蘭與複軸莖蘭
單軸莖蘭是指莖不會分枝的蘭花,會一直長高長葉片,不會形成假球莖,花序從側芽長出。單軸莖蘭難以用分株法來繁殖,例如蝴蝶蘭及萬代蘭。
複軸莖蘭是指莖會分枝的蘭花,莖發育成熟後,會從基部長出新的莖,這一類的蘭花大多具有假球莖,栽培愈久,株數愈多,可分株繁殖,例如嘉德麗雅蘭、石斛蘭、虎頭蘭等。
種子與蘭菌
蘭科植物的種子非常細小,但數目很多,一個果莢具有幾千到幾百萬粒。一粒蘭花種子包含簡單的球形胚及外種皮,內部充滿空氣,不含胚乳,容易在水面漂浮或隨風散佈。
蘭花的種子因為構造簡單,沒有胚乳或子葉提供種子發芽所需的營養物質,所以在自然界中一發芽就必須要依靠真菌供給營養,兩者互利共生,形成菌根構造,可感染蘭花根部並與蘭花形成共生的真菌,稱為蘭菌,為蘭花可在自然界中生存散佈的重大功臣。在人工播種時,往往必須在無菌狀況下提供洋菜及發育所須養份以促其發芽,稱為無菌播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