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微—量子科學特展展覽海報。量子科學特展主視覺以符號組成薛丁格的貓,展名為「量子而微」,展期為2025年6月14日至2026年4月14日,地點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二特展室,英文標語為「Exploring Tiny Wonders – A Journey into Quantum Science」。

量力而微—量子科學特展展覽海報。量子科學特展主視覺以符號組成薛丁格的貓,展名為「量子而微」,展期為2025年6月14日至2026年4月14日,地點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二特展室,英文標語為「Exploring Tiny Wonders – A Journey into Quantum Science」。

量子icon
量子icon

特展介紹

我們用雙眼觀察世界,以習慣的方式解讀眼前的事物,卻鮮少有機會思考:也許我們所認知的「日常」才是宇宙中的特例。當科學家凝視微觀的世界,他們驚覺自己踏入了完全不同的風景:粒子如波般模糊不定,甚至能穿越原本不可能通過的障礙,並同時存在於多種可能狀態之中。原來,我們對真實世界的認識,始終只是宇宙故事中的一個篇章,而非全部。

從量子概念的誕生,到背後不同哲學的激烈交鋒,這段旅程不僅展示了科學家的理性與邏輯,也呈現了他們不斷挑戰常識的勇氣。這些奇妙的量子現象,更悄然塑造了我們現代生活的樣貌:半導體與雷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量子電腦與量子通訊更為人類的未來打開無限可能。本次特展邀請你與我們一同走入這個奇妙的微觀世界,透過科學、哲學與技術交織的精彩旅程,重新感受宇宙之美,以及人類永不止息的好奇心與想像力。 

Q&A

它代表這世界在最小尺度下,變化是跳著來的,一份一份、不能再切更小。
像是走樓梯一樣,一格一格地改變,而不是像溜滑梯那樣滑順。這種特性,就叫做「量子」。你不需要數學背景也能理解這個世界觀的顛覆性!本展將以圖像、互動與故事,引領你認識量子世界的奇妙之處。 

非常有關!你每天使用的手機晶片、LED 燈、醫院裡的 MRI,甚至 GPS 衛星,都和量子原理密切相關。未來的量子電腦與通訊技術,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

它不是玄學,而是建立在大量實驗驗證的物理理論。不過,它的確違反我們日常經驗:粒子可以同時處在多種狀態、即使相隔千里也能瞬間影響彼此!這正是它迷人之處。

因為量子理論挑戰了「宇宙是可預測」的信念。愛因斯坦堅信自然應該有規則,不該靠機率決定一切;波耳則主張世界本質就是不確定的。這場科學與哲學的經典辯論,也將在本展以 AI 對話形式重現。

或許會。量子理論顯示「觀察」可能會改變結果,事物的存在並不獨立於我們的測量。這不只是物理學的革命,也挑戰我們對現實、自由意志甚至存在的想像。

放心!本展專為非科學背景觀眾設計,透過視覺化、比喻、互動裝置與歷史故事,讓你在好奇與驚奇中理解量子現象的精髓。我們的目標,是讓你「看懂」、「感受」,而不是考你。

精彩特展即將登場

倒數計時開始

  • 指導單位: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教育部
  • 主辦單位:
    台灣物理學會、物理研究推動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協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關鍵議題研究中心、量子系統推動小組、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前沿量子科技研究中心、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
  • 贊助單位:
    財團法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 展示時間: 
    2025/06/14 ~ 2026/04/14
  • 展示地點: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二特展室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二特展室指引地圖。這張圖片是一張展示空間的 1F 平面圖,標示出「第二特展室」的位置。地圖上使用 3D 立體建築框架,並包含一些代表展品的圖示,例如恐龍、象骨架、傳統建築模型與其他動物雕塑。標示「第二特展室」的紅色標記包含一個薛丁格的貓圖示,指示該展間為「第二特展室」的位置。地圖左下角有「西屯路一段」,顯示建築的地理位置資訊。